在这些让人“绝交”的福建特产中,鸡仔胎看着就让人“惊恐”,老鼠干则让人“恶心”、“吓一跳”,血蚶也让很多人“毫无接受能力”,土笋冻更是让人“心里毛毛”的。总之,想要把这些“绝交特产”吞下肚,那可真是需要“勇气”哦! 接下去就让小编带大家来盘点盘点这些年让全国各地同胞都闻风丧胆的福建奇葩特产!要是大家觉得福建只有这些奇葩特产,那就大错特错了!后面小编还将给大家推荐一些福建的海鲜特产!
福建奇葩特产盘点1鸡仔胎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及周边一带群众,每年秋凉以后,多有食用鸡仔胎,滋补身体的习惯。儿童食用鸡仔胎,更为普遍,新鲜鸡仔胎由于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有“人体胎盘”的某些成份,所以确能起来一定营养滋补作用。鸡仔胎既有蛋的滑韧,又有肉的细腻,还有软骨的酥脆,宜热食。深受食者的称道。
2血蚶血蚶(xiěhān),学名“泥蚶”。蚶属于软体动物的“瓣鳃类”,肉柱紫赤色,多血,味极鲜美,嗜好之者,把它视作廉价的补品,下酒的佳肴。因其汁水如血色,故名血蚶。潮汕、漳州、泉州和其他沿海各地的人,都有吃蚶和以蚶祭祀先人的风尚。
3流蜞在福州方言中所称的流蜞,在广东一带称为禾虫,学名为疵吻沙蚕,是环节动物。每年中秋时分是流蜞的繁殖季节,流蜞会半夜从泥里钻出活动,此时的流蜞已经成熟,十分肥美。流蜞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由于产量少价格高,被琅岐渔民称为“乌龙江中的冬虫夏草”。这虫子身体扁平,每条长三四厘米,有点像蚯蚓,但身体边缘长有须状肢体~油炸流蜞是一道非常营养美味的菜哦!
4酸笋酸笋不但是调味料,且是一道美味独特的菜,鲜、酸、嫩、脆,香味浓郁独特。价钱又便宜,福州人常用酸笋来做菜。盛夏,它是一道家常醒胃菜呢!据说,常吃酸笋还可以减肥呢。
5泥螺螺肉软中带硬,口感润滑,无论是下酒还是这样空口吃,都是一种美味的享受。可能会有些外地人初试黄泥螺会觉得它比较腥,但如果习惯了它的味道后你就会发觉黄泥螺真的是一种美味,一旦爱上一定会爱不释口。
6土笋冻土笋冻是福建安海镇著名的小吃,胶冻状,由海边滩涂中生长的土笋熬煮冷却制得。土笋即可口革囊星虫,是一种无脊椎动物星虫动物门的其中一种。起源并盛产于晋江安海镇,后来有安海人前往厦门发展而将该特产的制作技法流传到厦门。目前厦门采用正宗技法制作的商家极少,多数在土笋冻中添加明胶,而泉州、晋江的知名土笋冻字号仍坚持古法熬制,土笋熬煮出的胶质在汤水中自然冷凝成冻。由于近些年的过度捕捞,安海以及厦门的活的土笋几乎都灭绝了,现在一般吃的土笋都是从江浙一带进口来制作的。
7老鼠干闽西八大干菜之一。宁化老鼠干,实为田鼠干,系由人工捕捉的田鼠加工制成。据《辞海》载:“田鼠,哺乳纲,仓鼠科。毛一般为暗灰褐色,有的呈沙黄色。营掘土生活,对农作物有害。”宁化属山区农业县,田野宽广,故田鼠多。鼠肉干确实好吃,只是味道东西很难形容,如果类比一下,我看比火腿肉或牛肉干更有嚼头。这便是福建传统名产“宁化老鼠干”。它与上杭萝卜干、永定菜干、明溪肉脯干、长汀豆腐干、武平猪胆肝、连城地瓜干、清流笋干,合称“闽西八大干”。
福建土豪嫁妆全国出了名的,主要是泉州晋江,石狮这一带,披黄金挂金猪!开玛莎拉蒂住顶级别墅!!有句话说得好,抢银行不如娶个晋江新娘...看官们,你们怎么看、
这些大咖,都是我们福建人福建历史上文教昌盛,人才辈出。闽籍学子历来以“勤于学敏于思”闻名于世。古往今来,在福建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名扬中外的文化名人和杰出人才,群贤毕至,蔚为大观。以下16位杰出名人,都是福建的,你造吗?
福建16名人柳永(约—约)
家乡:福建崇安
头衔: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功绩: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蔡襄(—7)
家乡:福建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
头衔: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专家,权相蔡京的从兄。
功绩:曾撰《荔枝谱》和《茶录》,是世界上最早介绍荔枝的专著,所创制“小龙团”茶,品质较“龙凤茶”更精。蔡襄精于书法,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为“宋四家”之一。传世碑刻有《万安桥记》,书迹有《书谢赐卿御书诗》和书札诗稿等。著有诗词首,诗文清妙;奏议64篇,杂文篇,收入《蔡忠惠公文集》。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
苏颂(—1)
家乡:原籍福建泉州同安县人(今属厦门市)出生于同安芦山堂(同安城关)
头衔: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
功绩:苏颂作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主要贡献是对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
郑樵(4—)
家乡:福建莆田
头衔: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
功绩:郑樵的著述达80余种,但流传下来的仅有《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六经奥论》和《通志》等。《通志》为郑樵的代表作。博通经旨、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方书。他提倡实学,注重实践,富于科学精神。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研究动植物学的科学方法,为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熹(1—)
祖籍:江西婺源
出生地:福建尤溪
头衔: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功绩:朱熹出生在尤溪县,一直顺着建溪逆流而上过延平、经建鸥、驻建阳、成武夷,最后思想的传播从闽江流域越进长江流域,渗透到整个中华民族血液中去,成就了自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地位
宋慈(—)
家乡:建阳(今属福建南平)
头衔:南宋著名法医学家
功绩: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李贽(—2)
家乡:福建晋江
头衔: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中古自由学派鼻祖,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功绩: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黄道周(—)
家乡:福建东山县铜陵镇
头衔: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民族英雄。
功绩: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才。
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著作甚丰
,有《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
施琅(—)
家乡:福建泉州晋江
头衔:福建水师提督,明末清初军事家
功绩: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年率清军渡海收复台湾。
郑成功(—)
家乡:福建泉州南安
头衔: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功绩: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林则徐(—)
家乡:福建福州
头衔: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功绩: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纾(—)
家乡:福建福州
头衔:近代文学家、翻译家
功绩:其不但是我国著名古文家,也是以古文翻译外国小说的第一人,其译作有种之多,其中世界文学名著有40余种左右。一生着译甚丰,翻译小说达二百余种,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见,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
严复(—)
家乡:福建福州
头衔: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功绩: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陈嘉庚(—)
家乡:福建厦门
头衔: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功绩:厦门大学、集美学村、翔安一中、医院等,均由陈嘉庚创办。成长于郑成功抗清复明故垒的陈嘉庚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生前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前身为集美学村各校)两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
冰心(—)
家乡:福建长乐
头衔: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功绩:冰心从年“五四”运动开始,投入新文学活动,在长达八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和小说等作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在儿童文学领域,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在中国乃至世界儿童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陈景润(—)
家乡:福建福州
头衔:当代数学家
功绩:其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
福建省(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福建省辖1个副省级城市和8个地级市。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福建多山,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岛屿众多。
“福建”这一称呼源自唐代。开元二十一年(年),唐政府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从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军事长官职称),它和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福建”名称。
地理位置 福建地处东海之滨,属于中国华东地区或华南地区。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万人。其中,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这三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最多。福建与台湾源远流长,关系最为密切,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福建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伊斯兰教等重要文化发源地和商贸集散地,福州、厦门曾被辟为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泉州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港口,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江口的马尾港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和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
语言 福建以其高度多元的文化著称。这里长期居住着汉、畲两个主要民族,在福建汉族内部还分化为许多族群,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福建的畲族使用畲语,在经历了同汉族长期的共存之后,许多畲民都能说当地汉族所使用的语言。福建汉族主要由河洛人和客家人组成,此外在西北部与江西交界的地区居住着以赣语为母语的人口,在东北部与浙江相邻的地区居住着少量以吴语(吴方言)为母语的人口。南部三市厦门,泉州,漳州,主要以闽南语为主!
戏曲 福建的戏曲包括闽剧(福州)、芗剧(漳州)、梨园戏、高甲戏(泉州)、莆仙戏(莆田)、木偶戏(傀儡戏、布袋戏)及汉剧等24个剧种。
闽菜
起源于福建省闽侯县,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其中福州菜、厦门菜是闽菜的代表,但民间也有根据地域而划分为分为漳州菜、泉州菜、三明菜、邵武菜等类型。由于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盛产多种海鲜,使其长于烹饪海鲜。闽菜除了一般调味料外,还有虾油、虾酱、酸杏等;又较突出‘糟’味,有红糟、白糟、糟等之别,味道方面,注重清鲜、酸、甜、咸、香,在宴席中最后一道菜一般都是时令青菜,取“清菜”之意。制汤则有‘一汤十变’之誉,烹调方法上以溜、蒸、炒、煨、炖最为常见,著名的菜肴有佛跳墙、鱼丸、红糟鸡、闽生果、淡糟香螺片,鸡汤氽海蚌等。
佛跳墙
福州鱼丸
旅游
“山海一体,闽台同根,民俗奇异,宗教多元”是福建旅游的鲜明特色。迷人的武夷仙境、浪漫的鼓浪琴岛、神圣的妈祖朝觐、奇特的水上丹霞、动人的惠女风采、神奇的客家土楼、光辉的古田会址、悠久的昙石山文化、神秘的白水洋奇观、壮美的滨海火山构成了福建独具特色的十大旅游品牌。
福州三坊七巷
厦门鼓浪屿
泉州清源山
南平武夷山
三明大金湖
龙岩土楼
宁德太姥山
漳州东山岛
莆田妈祖庙
特产福州特产:寿山石、牛角梳、橄榄、福桔、龙眼、闽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
寿山石
泉州特产:各种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老范志万应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人造花等。
安溪铁观音
漳州特产:水仙花、茶花、兰花等“三大名花”和青梅、芦柑、荔枝、天宝香蕉、龙眼、平和蜜柚、菠萝等“七大名果”;还有各种海产干货、片仔癀牌片仔癀、八宝印泥、片仔癀珍珠膏、珍贝漆画饰板、水仙花牌风油精,布袋戏等。
漳州水仙花
厦门特产:各种亚热带瓜果、馅饼、鱼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厦门珠绣、漆线雕、厦门彩塑、厦门瓷塑、香菇肉酱、厦门药酒、海产干货等。
厦门馅饼
南平特产:竹笋、板栗饼、酸枣糕、红菇、建瓯光饼、武夷山的大红袍等
南平竹笋
三明特产:竹、木、菇、闽笋、建莲、金桔、猕猴桃、花柰、天然宝石以及“汀州八干”的明溪肉脯干、宁化辣椒干、田鼠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三明老鼠干
宁德特产:芙蓉李、古田油木奈、古田竹编、霞浦贝雕和软木画、绿竹笋、红曲、福安蜜沉沉酒、茶油、竹枕、蒸笼、洋中香菇、二都珠蚶等。
油木奈
龙岩特产:米浆馃、风鸭、白斩河田鸡、长汀板栗、红菌豆腐渣、明姜、麦芽糖、薯包子、连城地瓜干、长汀豆腐干、永定菜干、武平猪胆干、上杭萝卜干、漳平笋干、新罗米粉干、连城白鸭、连城宣纸、永定红柿、盐酥花生、沉缸酒、水仙茶饼、永福藤器等。
长汀板栗
莆田特产:度尾文旦柚、南日鲍鱼、金沙薏米、仙游皮蛋、兴化桂圆等。
兴化桂圆
★喜欢就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zz/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