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我校与漳州市教育局举行共建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漳州二中)签约暨揭牌仪式。中共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伟泽,漳州市政府副市长兰万安,校党委书记吴彬镪、校长李顺兴、副校长蒋一婷出席活动。
校长李顺兴、漳州市教育局局长黄江辉代表双方签署《闽南师范大学漳州市教育局共建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协议书》,吴彬镪、刘伟泽共同为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漳州二中)揭牌。
吴彬镪在致辞中指出,闽南师范大学与漳州二中的紧密联系源远流长。闽南师范大学、漳州市教育局共建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漳州二中)合作协议的成功签订,推动了两校历史渊源的进一步升华,开启了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篇章,标志着新时代市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进入新阶段。希望校地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大政策、资源投入,支持附属中学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漳州乃至福建名校,共同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造福漳州人民、建设富美新漳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兰万安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签约共建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既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拓展市校合作战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措施,希望市校双方能够紧盯办学目标,突出共建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品质提升,着力提升教育教学管理和教科研水平,努力把共建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实效。
根据协议,闽南师大将发挥教育科研优势,组建四支专家团队(高校顾问团队、校内外专家团队、攻关团队、研究生本科生培优补差支教团队)驻校指导,力争附属中学三年内通过“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验收,五年内通过“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和“福建省高中课改基地校”验收。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每年面向全市自主招收名高一新生,采取独立编班和全寄宿管理,优享闽南师大图书馆等教育资源,实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奖学奖教基金。年自主招收的名学生入住闽南师大,打造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办学品牌。
近年来,我校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先后实现更名大学、本一批次招生、获批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等办学层次重大突破,已发展成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承担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进入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本次签约共建是新一轮市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聚集市校双方优势资源,全面提升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漳州二中)办学质量、办学特色与办学水平,共同推进漳州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吴彬镪、刘伟泽共同为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漳州二中)揭牌
▲李顺兴、黄江辉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
我校与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漳州旅游和投资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月19日上午,年“中国旅游日”公益宣传活动暨漳州全域旅游卡发行仪式在漳州古城北广场举办。我校党委书记吴彬镪,漳州市副市长兰万安,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一婷出席活动。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明办、漳州旅游和投资集团,我校校地办、商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蒋一婷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林菁、漳州旅游和投资集团董事长许毅忠共同签订《闽南师范大学、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根据协议,校地企三方将以“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务实高效、共栖共融”为原则,围绕“六个一”开展合作,即搭建一个中心,建立一个智库,编辑一套丛书,创设一个人才培养基地,举办一场活动,建设一座展馆。闽南师范大学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建立“漳州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以漳州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酒店管理(民宿及精品酒店)、休闲旅游管理等作为重点方向开展学术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为企业管理提供咨询与服务。
活动现场,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勇琪、市文明办副调研员张文成为大学生文化旅游志愿者服务队授旗,我校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接旗。
华东地区监狱系统科监区领导培训班(福建)开班5月21日上午,受福建省监狱管理局委托,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年第二期华东地区监狱系统科监区领导培训班(福建)在东南花都酒店开班。福建省司法厅党委委员、省监狱管理局局长李杰鹏,我校党委副书记钟发亮,华东六省一市监狱系统各带队领导以及培训班位学员参加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福建省监狱管理局政治部副主任叶财兴主持。
钟发亮在仪式上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漳州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我校的办学历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办学特色,并对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
李杰鹏发表动员讲话。他简要介绍福建监狱系统基本情况,希望学员珍惜学习机会,确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加强学习交流,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增进友谊;确保学习安全,遵守培训纪律,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据悉,本期培训班为期10天,将围绕队伍建设主题精心设置课题,邀请资深专家,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新时代侨乡文化研究年度笔谈会在漳召开5月18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和闽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和我校历史地理学院承办的“新时代侨乡文化研究年度笔谈会”在漳州华侨饭店召开。
我校党委副书记肖庆伟,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春旺,原福建省侨联副主席、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会长谢小建,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李明欢教授出席会议,省内外高校华人华侨文化研究机构、侨史学会以及我校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谢小建主持。
肖庆伟在会上致辞。肖庆伟指出,福建拥有丰富的华人华侨文化资源,如何充分发挥福建籍海外华人华侨在“一带一路”中穿针引线的作用,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认同,建构和平、开放、健康、积极的全球中国形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全球适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值得开展广泛的学术研究和讨论。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为我校福建省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建言献策,致力挖掘福建丰富的侨乡文化历史资源,更好地研究、挖掘和传播侨乡文化。
张春旺指出,侨乡文化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让更多的华人华侨对中国、对家乡有更多的认识,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责任意识和光荣感。希望专家学者发挥学术优势,将学术研究与地方社会文化发展结合起来,为地方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思路和动力,更好更充分地体现“侨”的建构与引领价值。
与会专家学者以“新时代侨乡文化研究”为主题,围绕侨乡研究学术方法与思路、如何凝练福建省侨乡研究特色方向、如何应对新时代侨乡文化新问题、如何将“福建省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建设成省级人文社科基地等方面问题展开研讨。同时,在深化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合作,开展新侨乡调研,开展华侨新生代母文化认同研究、新移民群体研究等议题上达成共识。
19日,专家学者们赴龙海双第华侨农场进行现场调研,瞻仰漳州籍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并在李林事迹陈列馆开展座谈。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应进一步深化华侨抗日英雄人物研究,弘扬李林的英雄事迹与爱国主义精神;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实际,拓展侨乡文化研究领域,拿出一流成果,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我校召开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动员会5月21日上午,我校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动员会在科技信息楼北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龙海出席会议。各文科学院分管科研领导、科研秘书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处(社科处)处长陈国良主持。
会上,科技处(社科处)负责人对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的有关要求、申报时间节点、申报程序、今年与往年申报的不同点及往年立项情况等作了详细说明。
张龙海指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类别之一,与其他类别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具有同等学术地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情况,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总体科研水平和学科实力,事关学校发展大局和学校社会声誉。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认真组织、细心服务,努力提高项目的立项率;要了解本单位符合条件的教师的科研现状,特别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zz/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