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海市 >> 龙海市美食 >> 正文 >> 正文

龙海双第华侨农场的ldquo生态

来源:龙海市 时间:2021-3-11
北京一般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01378.html

龙海双第华侨农场

位于福建龙海市的双第华侨农场犹如一座大型森林公园,绿树成荫,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它是年2月为安置印尼、越南、缅甸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而创办的,是国家为接待安置归难侨生产生活的基地,共安置归难侨13批人。

双第华侨农场

双第华侨农场有着天然优越的地理环境,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和多雨,植被多样,森林覆盖率达86.2%,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生态小溪

“双第华侨农场在六七十年代时生态是非常好的,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从小在河里玩,河里的水都是可以喝的,河里的鱼也很多。”

——双第华侨农场场长黄茂存

然而,当时归难侨的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住房多为土木砖混结构,纵使拥有好生态,侨民们也无心留恋周边环境,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留下的多为老人和小孩。

双第华侨农场洲仔管区主任黄景志年从越南归国后便在双第居住至今,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场的变化,“农场的变化翻天覆地,环境、民生、交通各方面变化巨大。”

侨居新村,依山而建的成排小洋楼犹如花园式别墅,在绿树掩映下,整洁漂亮。

黄景志介绍,-年,农场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侨居造福工程”,总投资万元,规划拆旧建新、建设廉租房。农场还把城市特有的“门前三包”保洁机制引进各管区,建立保洁队伍,实行“管区收集、农场中转”的垃圾处理机制,确保各侨居点干净整洁。

“生态旅游度假区”双第华侨农场

为保护生态环境,农场早些年就禁止工业企业的进入和扩张。年,双第华侨农场被龙海市委市政府定位为“生态旅游度假区”。近十年来,农场致力于发展“生态+”多元化产业模式,吸收归侨劳动力资源,吸引侨民创业、就业,促进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归侨安居乐业,幸福感也日益增强。

鹭凯生态庄园

鹭凯生态庄园位于双第华侨农场朝阳村,是集休闲产业、绿色农业、田园社区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面积约亩。

百香果长廊

?

绿色农业

庄园采用“生态+旅游”模式,目前有果园地约亩,种植菠萝蜜、百香果、桃李等20余种水果;农田地约亩,种植草莓及各种时令蔬菜供应园区需求,部分农田采取休耕养地;并建设观赏鱼基地、鱼稻共生基地、农耕体验园、采摘园、农夫集市等。

凯生态庄园把农业生产、科研与旅游紧密结合,近两年来,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带动了双第的假日经济,也解决了部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仙人掌王国

“仙人掌植物王国”是双第华侨农场的热门打卡处,由“乡下人”园艺有限公司打造。负责人王文鹏介绍,“乡下人”园艺以“生态+智慧”模式赶上互联网大潮,多肉植物资源圃和生产区占地约亩,全部为联栋智能温室,并安装了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农气宝”。

多肉植物资源圃

王文鹏介绍,多肉植物资源圃0平方米,用于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是国内唯一的仙人掌资源圃,在亚洲收集种类最齐全,目前收集了世界各地近个品种,每年通过杂交选育出约个新品种,并采收约万粒种子,其中2/3供应国外市场,1/3国内销售及自用。同时,采取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模式,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便捷的购买方式。

如今,“乡下人”园艺已成为集智能生产、电商销售、新产品开发为一体的智慧品牌农业示范点。

从一座荒凉落后的小农场到如今环境优美、生态旅游发达、归侨安居乐业的幸福场,几十年来,双第华侨农场旧貌换新颜,实现了华丽转身。

双第华侨农场场长黄茂存接受本台记者采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朝着这种理念发展,今后农场才有希望,才有发展的前景。”双第华侨农场场长黄茂存表示,接下来,农场将按“基础先行、项目带动、突出生态、旅游兴场”的发展思路,继续倾力打造“生态+”新业态,实行全域生态旅游建设。

END

文字:黄月慧

图片:吴瑜琨

视频:吴瑜琨

播音:苏冬冬

编辑:郑韶风黄月慧

部分图片由双第华侨农场提供

牵手两岸,沟通无限

东南广播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ms/6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