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记载的是岁月
留守的是过往
新照片
定格的是变迁
展现的是希望
在龙海成长或生活的你,一定有着许多回忆和故事。
《改革开放40年新旧照片看龙海》征集活动期间,我们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投稿,这些照片从方方面面展示着龙海岁月变迁中点点滴滴的变化。
经过筛选,我们将这些照片归类分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与您一一分享,一起聆听岁月的呢喃,一起感受时光的沉淀。
今天,请看第三期《有一种情怀叫母校》。
每当伤感的时候
我就会翻开那陈旧的相册
毕业照片里的同学们
有着一双温柔的眼神
告诉我那忘不了的青春
教室的窗户旁
洒落和煦的阳光
铅笔小刀文具盒
还有那镌刻在木制课桌上的誓言
玉兰花树上斑驳的铜钟
传来希望的钟声回响在耳畔
赋予我们对明天的
向往和勇气
我们在学校编织梦想的翅膀
又从学校飞向不同的远方
转动着转动着时代不停转动着
重复着无数的分分合合
今天,纵使我没有活成和你约定好的样子
但我一定能够坦然的对你说:
我们经历过美好的时代
我一直在等待
等待和你重逢的那一天
向你挥手呼喊你的名字
重新追逐在那凤凰花开的操场上
石码中心小学▲摄于年高启林▲摄于年蔡小成
▲摄于年蔡小成
老石码人口口相传的“码二”是龙海教育一张响亮的明片。校园里,百年朴树和百年玉兰斑驳的痕迹以守望春天的姿态,见证了无数莘莘学子的成长。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旧貌焕新颜,如今,学校形成一校两区的管理格局:新华校区文化底蕴深厚,校园环境优美整洁;锦江校区建筑风格简洁典雅、朴实大气,色彩厚重而极富张力。漫步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是一个美的所在,都是一个潜在课堂,人文气息和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科学精神与育人氛围相得益彰。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石码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同舟共济,砥砺前行,奋力谱写学校发展的华美篇章。
实验小学▲90年代西湖楼与年对比
实验小学提供
▲西湖校区(摄于年与年)
实验小学提供
▲摄于年紫云校区实验小学提供
这里曾是革命先烈洪徽音参加地下工作的红色据点,是台湾著名书画家郑善禧的儿时乐园,是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获得者许海峰的启蒙学堂,更是各行各业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校友们的人生起点。
滔滔锦江水,奔流不息,吟唱一曲穿越亘古的小城歌谣,悠悠西湖情,教泽绵延,积淀百年薪火传承的文化底蕴。从“商立西湖小学堂”到如今的“龙海市实验小学”,百余载风雨兼程,教化纯朴,百余载滋兰树蕙,桃李芬芳。学校已发展成一所颇具规模、校园优美、设备先进、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小学。学校拥有两个校区,西湖校区占地面积13亩,建筑面积平方米。紫云校区占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在社会各届的支持关怀下,如今的实验小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办学传统的百年老校,正以其勃发的青春姿态,书写着现代教育的华彩篇章。(文/林亚川)
龙海一中▲摄于上世纪80年代龙海一中提供
▲摄于上世纪90年代档案馆藏
▲摄于年陈亚杰
紫云山苍松挺立,九龙江绿水长流。从年的锦江书院、石谿中学到解放后的龙海一中,至今已有93年的历史,这是一所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雄厚的师资力量、丰硕的教育成果、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优良的教风学风的省一级达标中学。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秉持“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以“做真实而有温度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坚持“以德为基、质量为本、创新发展”的办学方向,以“崇德坤厚、穷理达用、积健为雄、经世致公”为办学目标,秉承“励志、博学、奋进、创新”的校训,“涵德、求真、弘毅、致贤”的校风,“严、谨、细、实”的教风,“勤、钻、巧、研”的学风,在进一步弘扬老一中红色文化与精神的基础上,将文化治校理念植入学校新的发展时期,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文/陈亚杰)
龙海二中
▲摄于上世纪90年代龙海档案馆提供
▲摄于年胡智勤
龙海二中跃进楼俗称“红楼”,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沿用到改革开放初期。是一幢红墙砖瓦土木结构的二层学生宿舍楼。当时的二中学子就居住在这幢简陋拥挤的楼房里。艰苦的条件下,却也培育出不少为祖国的建设无私奉献只是才华的优秀人才。展现出艰苦奋斗的一代人的精神风貌。
历史在沧桑巨变中不断前进。龙海二中也在改革开放中得到长足发展,昔日的学生宿舍楼已旧貌换新颜,如今矗立在二中校园内的那幢宽敞明亮的五层新学生公寓迎来送走一批批莘莘学子,在这些优秀毕业生中不乏有走进清华北大的佼佼者。我曾在龙海二中学习、工作过,见证了母校二中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变。为母校教育的蒸蒸日上、人才辈出感到由衷的高兴。(文/郑秉元)
▲摄于70年代末档案馆藏
▲摄于90年代档案馆藏
▲摄于年蔡健
三张新老校门照片,见证改革开放龙海教育巨大变化。
第一图:建于50年代末,校门较窄小简陋,当时初中部各年段仅4一6个班,高中部三个年段才6个班,规模较小。图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时作为考场的学校校门情景,体现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为二中注入新活力。
第二图为90年代拍摄,为校庆五十周年庆典而建。校门加大加宽,进入校门的共青路也拓宽,体现改革开放后二中教育发展,规模壮大的需要。
第三图:新校门于年新建,当年秋季开学时启用。新校门比旧校门雄伟,站在校门外便可看到共青路尽处泮池边高大的孔子塑象、孔庙全景、两翼轴对称的教室等。
新旧校门变化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二中40年巨变:一级达标校,特色教育(文庙特色国学)与校园建设,教育质量同步发展、提高。成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月港之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一家三代人先后任教二中,本人从学生到教师,并退休于此,目睹母校60年来,尤其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三图校门变化见证了这喜人的景象!
祝福母校明天会更好!(文/蔡健)
九湖中心小学
▲摄于年许幼锦
▲摄于年许幼锦
九湖中心小学旧校区,因建校历史较长,学校教学楼年久失修,达不到抗震、设防标准及防灾要求,属危房。教室大都已老化破旧,有些教室墙皮已出现大片脱落及地面开裂和破坑等现象,而且建筑面积小,运动场地有限,制约了学校与学生的发展。
“花香修人性,绿篱筑爱心”。如今,九湖中心小学新校区占地面积20亩,学校环境优美,用室充足,班班配套多媒体设备,是软硬件设施一流的“精品校区”,为学生快乐学习与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文/许幼锦)
颜厝中心小学
▲合并前的七所小学蔡志斌
▲合并后的白云校区蔡志斌
年,因城乡建设改造,原洪塘小学、洪坂小学、下宫小学、田址小学、颜厝小学、长边小学、丹洲小学合并为颜厝中心小学白云校区。校园占地面积45亩,总建筑面积约一万六千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现有33个小学教学班、10个幼儿班,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启知、修行、尚美、求新、健体”的校训,学校充分发挥地理文化优势,以“朱子文化”“养成教育”“阳光足球”为办学特色,努力构建和谐发展、共同成长的阳光校园。(文/蔡志斌)
任时光匆匆沧海桑田
最美的校园
永远
只能
存在于记忆中
因为那是我们
用名为“青春”的相机
所拍摄的珍贵照片
Wonderfulreview
往期精彩回顾
①她叫石码
②致敬美好生活
风物福建
龙海农民画篇
风物福建
龙海水仙花:自是花中第一流
风物福建
龙海芗剧:戏梦人生
秀出你的老物件,回看四十载岁月芳华!有奖征集活动诚邀您的参与
来源/龙海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ls/6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