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海市 >> 龙海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勇立潮头当先锋龙海市隆教乡党委攻坚克难振

来源:龙海市 时间:2021-7-10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千百万年来,隆教湾碧波荡漾、潮起潮落,“海底兵马俑”古火山口日日随潮汐起落现身人间、亘古不变……然而,风光壮美的隆教乡却是龙海市的“小边穷”,因山地贫瘠崎岖“靠山不成山”,因缺乏港口码头资源“靠海不成海”,长期是龙海发展“后进生”。

“不因落后不发展,不因困难不前行”,隆教乡的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负重前行、锐意进取,决心带领畲乡走上发展快车道。他们与大山大海对话,与“黑色兵马俑”共舞,用忠诚担当、无私无畏的精气神,凝聚成基层党组织的“红色”力量,舞出了“小乡镇的大作为”!

两年的光阴过去了,海还是那片海,而昔日偏僻的小渔村却不再沉寂: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乡村小道到50米宽的沥青大道,从地少业疏的农耕小产业到百亿项目云集的大格局,从贫困偏远的后进乡到和谐发展的滨海新城。隆教乡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变化,掀起新一轮的大发展!

打通发展“龙脉”变绿为宝

一个产业基础薄弱的小渔村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年5月,转业军人陈玉生从龙海程溪镇调任隆教畲族乡党委书记,他深入调查研究后找出制约发展的症结所在:只有打通对外门户才能带活一方经济!早在年,途经隆教乡的省级重点项目沿海大通道开建,这是贯穿漳州沿海五县(市、区),串联厦门湾、诏安湾、东山湾,推动沿海大开发的大动脉。然而建设中却遇到部分村民认为开路破坏了村里的“龙脉”,聚集上百人“堵路”阻工现象,影响工程进展。新一届乡党委、政府坚持:沿海大通道才是偏远的隆教乡发展真正的“龙脉”,一方面依法处置,震慑不法分子,一方面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努力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年10月,长6.2公里的先导示范段顺利建成通车,眼下,隆教乡境内的17公里已经全线贯通。从龙海市区到隆教乡仅50分钟车程,比原来缩短一半时间,真正开辟了一条快捷的人流物流大通道。

“大动脉”一通,原来进度缓慢的白塘湾国际旅游度假城、中海油LNG清洁能源、怀特酒店等老项目开启了新进程。时逢大发展的良机,如何抢抓机遇营造好环境,成为隆教乡党委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年新年伊始,乡党委发起“当前困难怎么看,未来发展怎么办”大讨论活动,明确提出,大山大海就是隆教乡特有的资源优势,要启动“大山、大海、大项目”模式,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全乡党员干部在大讨论中进一步凝聚加快发展共识、催生干事创业激情。今年7月,新一届村委会换届后,乡党委召开人参加的干部群众代表大会,传达贯彻龙海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全市发展大局下谋划推进隆教各项工作。通过两次大会,在全乡上下、党员干部群众中营造出要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浓厚氛围。

思路明、人心齐,隆教乡生态美景才真正成为吸金的“聚宝盆”,大项目纷纷抢滩建设。今年来,又有海洋大世界、光伏现代农业、北大培文学校等新项目进驻,总投资达亿元。神秘的古火山口、听涛拍岩的白塘湾、兵戎故垒镇海卫、厦门湾南岸的南太武山……这些发展的绿色底蕴,让越来越多企业和游人慕名而来。今年,白塘湾的游客量已达40万人次,白塘村、新厝村群众办起了民宿、餐馆上百家,三产收入过亿元。

敢碰硬解难题担当作为

长期以来,隆教乡条件艰苦、工作难做,本地干部缺斗志、外地干部留不住。“解决制约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各种老大难问题的根本在人,只有选对人、用对人、包容人,才能更好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漳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沈金水一针见血地指出。

为此,在干部管理和使用上,“龙海市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落实新时期好干部‘五条标准’,建立健全一线考察干部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三看三有’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大力选拔使用敢于负责、实干奉献、成效显著的干部”,龙海市委书记郑隆松说道,“要以发展激励担当,用事业凝聚人心,在龙海掀起比拼干劲、比拼实绩的创业热潮,推动各项工作破难前行”。

不畏威胁、不怕报复,书记带头,以正压邪。陈玉生刚上任第一周就遇到了棘手的“堵门”事件。村民蓝某因交通事故需赔偿多万元,他借故纠缠项目建设单位新华都公司,煽动村民围堵新华都办公大楼,称其掩埋蓝家祖坟破坏风水,试图榨取赔偿金,导致项目建设停滞好几个月。“如果解决不了,还有企业敢来投资吗?群众的安全感在哪?乡里的正气如何提升?”面对“老大难”,陈玉生表态:“打汤的勺子不怕烫,这事我管定了!”面对围堵,他协调民警到现场作笔录,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到现场劝退,有力威慑不法分子滋扰闹事。

年4月,乡里对非法洗砂场进行整治。在整治现场,当地干部接到威胁电话“你敢拆我的场,我就拆你家!”陈玉生立马抢过手机说:“今天是我带队,有意见你冲我来!”一批非法碎石场、洗砂场很快被依法取缔,乡党委领导硬气担当的形象在广大干群中树立起来了。

党委书记带头碰硬,干部队伍心齐气正。陈玉生对班子成员说:“硬任务由我们外地干部做,本地干部主要配合做好善后工作”,这让乡党委组织委员洪志磊很感动。年7月20日,镇海安置地平整现场,非法分子从中作梗,教唆村民索取青苗赔偿款,并用镰刀砍伤了两名执法人员。洪志磊说:“面对危险,陈书记第一个赶到现场处置,民警迅速控制犯罪嫌疑人,遏制了事态的恶化!”在镇海村开展“两违”专项整治过程中,乡党委班子、干部在陈玉生的带领下,顶住压力,共拆除“两违”建筑21宗,有力震慑了歪风邪气。

“为担当者撑腰,让担当者出彩”,隆教乡党委旗帜鲜明严打“四种人”:吃里扒外的乡干部、另搞一套的村干部、漫天要价的钉子户、强要工程的“土霸王”。乡财政所长王嘉成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办事能手,他吃苦耐劳,长期驻村在征迁一线工作,却因坚持原则得罪了本村的王某。每逢组织研究提拔任用,村民王某就去诬告,使王嘉成深受打击。陈玉生得知情况后,上门做思想工作,理直气壮地为王嘉成撑腰鼓劲。年,王嘉成经乡里推荐荣立漳州市“三抓三比、十项竞赛”个人三等功。“组织上还我清白,为我撑腰,让我轻装上阵,工作更有干劲!”王嘉成感慨地说。

干事创业的氛围日渐深厚,全乡干部纷纷主动请缨到克难攻坚最前线,比拼实绩、赶超进度,一批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年8月,省级百亿重点项目中海油LNG项目先行填海造地工程就要合拢了,流会村60多户渔民串联聚集“堵海”,拒不配合迁移围堰内船只。那天浪大,施工队交通船无法靠近渔船。情急之下,乡党委副书记蓝长贵一个箭步横跨两米宽海域,跃上渔船与渔民谈判。八月酷暑,蓝长贵在烈日暴晒下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持续高温让这个中年汉子中暑了,一瓶又一瓶的藿香正气水喝下去,坚持、坚持、再坚持……谈判还在继续,而他却因用药过量引医院抢救。

就是凭着这股拼劲、韧劲,推动了项目建设提速。中海油LNG项目28个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终于迎刃而解。年以来,隆教乡完成房屋拆迁6万多平方米,征地1多亩,迁坟多座,化解了一批长期阻挠项目施工建设的矛盾纠纷。

项目一线的攻坚克难,锻炼成长了一批党员干部。两年来,乡里一批优秀干部得到提拔任用。郑武勇从党委秘书转任副书记,戴昕炜、许素玲、蓝辉生等年轻干部也从项目一线提拔为班子成员。

融洽党群关系和谐兴业

隆教乡“堵路”“堵门”“堵海”事件,归根结底是“堵心”!如何打开群众的心结?陈玉生说:“把工作做细才是公平、勇于碰硬才是公正、发展惠民才是担当。”

因为产业单一,隆教乡群众把“一亩三分地”当作“命根子”。大项目争先上马,建设用地怎么办?乡党委安排乡、村干部轮番“驻乡夜谈”“入村走访”,向群众讲解发展规划前景,并收集民生痛点难点,做到“懂农民心里所想、讲农民爱听的话、办农民有益的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在红星村,风水先生朱某声称自家风水好,不肯配合征迁,群众听信他的歪理,纷纷效仿。乡干部因人施策,对“朱风水”说:“房子夹在路中间,风水不好,容易出交通事故。”他动心了!“朱风水”一搬走带动了村里九户亲友搬迁。

心中装着群众,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白塘湾旅游度假区一公里处有43栋小高楼,红砖白墙的闽南风十分醒目,这批安置房共户,门前还有鲜花绿道、湖水景观。乡党委副书记郑武勇说:“在选址之初,我们就坚持拿出最好的地建设高品质的安置房,让利给群众”。乡党委还出面协调投资商,为小区配套建设白塘湖公园,为拆迁户争取每平方米元的购房补助款。

集体的大发展带动个人的大发展!隆教乡群众终于尝到隆教乡发展的甜头。白塘村拆迁户洪心机原有一新一旧两幢房,沿海大通道建设时只能保旧房拆新房,他心疼得快哭了,现在却见人就说“房子拆得对!”大道从他家新建的海鲜大排档门前经过,“拆新房建大路,带来人流量,酒店挣到钱,一家老小生计有靠了”,他欣喜地说,“一年营业额达万元以上!双休日旅游团预订在40桌以上,爆满啊!”白塘湾酒店是同村洪艺惠建的,在沿海大通道建设中他拆了养殖场又拆了住宅,但路通后,酒店给他带来可观的收益,洪艺惠轻松地泡着茶说:“有事干,有钱赚,心里踏实多了。”

在白塘村生活一辈子的老杨,今年70多岁了,他亲眼看到了“静悄悄的小渔村正一天天变成热闹的旅游城镇”。离白塘湾仅米远的小村道上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摊小店,老杨说:“现在家门口就有小超市,再不用跑到3公里远的漳浦去逛超市了!”不仅如此,他甚至感受到老邻居们的精神面貌也变了:为鸡毛小事吵架的农妇少了,垃圾乱扔的脏乱差少了,发展带来了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村民自律意识提高了,眼界不同了,心胸开阔了。

年,全乡预计可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9.4亿元,同比增长27%,财政收入万元,同比增长84.5%,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同比增长11.2%,实现了从“后进生”向“优等生”的转变。(记者陈瑞珠通讯员龙闻)

新时代需要敢担当善作为干部

从穷乡僻壤到国际旅游度假城,从偏远渔村到投资兴业热土。短短几年间,福建龙海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隆教畲族乡,实现了让人惊叹的跨越式发展。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隆教乡党委领导班子身先士卒、攻坚克难,推动隆教走上发展快车道。这个新时代的基层干部群体,用他们的敢担当善作为,书写了畲乡发展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当前正值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各种新困难和新问题凸显,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做到敢担当、善作为。盛举期共创,大业需栋梁。今日之漳州,同样处于赶超崛起的重要时期,改革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更多像隆教乡干部这样敢担当善作为的同志站出来,承担使命、奋发有为,为漳州在新福建建设中当好先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需要思想过硬的干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不因落后不发展,不因困难不前行!”隆教乡党委把思想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明确要求全体干部把“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拒绝为“不作为”找借口。隆教乡干部不仅杜绝了“走读”现象,还推行了“驻乡夜访”“入村走访”制度,使担当作为成为一种自觉,为各项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新时代要成大事、创大业,就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干部进一步强化干事创业的责任感、进取心和精气神,坚定“一日无为、三日难安”“干事光荣、避事可耻”的思想意识,更加主动地讲奉献、求作为、干实事,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切实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

新时代需要本领过硬的干部。担当作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要拿出真本事、硬功夫,以水平说话、以实绩服人。隆教乡发展起步晚、根基弱,干部队伍面对“堵门”“堵海”“堵路”等棘手问题,无不是靠着一身苦功夫、硬功夫、巧功夫,逐一化解,成功推动项目建设。眼下,有少数干部“不作为”,有的是因为“不想为”,有的是因为“不会为”,归根到底就是本领不过硬。干部要有既“敢担当”,又“担当得起”的过硬本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有效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让干部在一线为民服务中提高工作本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我们要努力提高“增强学习、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群众工作、狠抓落实、驾驭风险”等“八个本领”,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主动有为、积极作为,努力增强适应新时代的能力,早日练就能担当的宽肩膀、能成事的真本领。

新时代需要作风过硬的干部。打铁必须自身硬。隆教乡在推进项目建设中,为什么敢动真碰硬?根源在于隆教乡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对党忠诚、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底气在于隆教乡干部队伍自身过硬的作风建设。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不该拿的,一条地瓜都不能要!”“不能做的,芝麻小事也不许碰!”当地党委对干部的作风建设立下了很多“铁规矩”,凡是规定不能做的事,谁都不越雷池半步。干部坚决守住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干事创业自然就充满底气、硬气。我们在建设富美新漳州过程中,面对各种复杂的局面,要求领导和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心中有百姓、肩上有担当,讲廉洁、讲操守,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以良好作风凝心聚力,以奋斗姿态干事创业,不断在新征程上夺取新胜利、续写新篇章。(本报评论员)

来源:闽南日报

漳州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xw/7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