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市程溪镇人家村(古称马坪田源仁里)为唐开漳名将许天正后裔主要聚居地,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保留着许氏家族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活动。每年正月十八日都会举行“犁王公”、“晃三哥爷”以及抢“三哥爷头颅”活动。以此活动来祈愿新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物阜民丰。
田源庙里“大王”神像
当日夜里,人们抬着田源庙里2尊“王公”(当地人称大王、二王)在村里各个祠堂门前上来回狂奔,此为“犁王公”。当王公到另一祠堂后,紧接着,另一拨人抬着“三哥爷”金身上场,使劲摇晃,此为“晃三哥爷”。
田源庙里二王神像
以上两个活动结束,村民们便开始争抢“三哥爷头颅”,此活动最为激烈,往往要持续两三个小时,才能有结果。抢到三哥爷头颅的人,要把头颅放在家中神祇位置,进行祭拜。若是新婚者或是怀有身孕的人家抢到,则要把头颅在婚床上滚三遍,然后置之于贴有红纸的米斗中,然后放在家中神龛上祀奉4天,再送还田源庙。
据说,抢到三哥爷头颅的家庭,新年将鸿运大开,喜得贵子。
三哥爷神像
其实,田源庙里的“大王”“二王”是同一神祇---谢安。为什么一个神祇要雕2尊神像呢?相传,早年漳州市区一隅发生瘟疫,当地人得知人家村的“王公”会消灾,会出签配药方治病,特来“请”去漳州祀奉,果真瘟疫消除,见“王公”如此灵验,漳州方面竟然不肯将“王公”送还人家村,眼看“犁王公”日子就要到了,于是人家村重新雕刻了一尊“王公”。可是到了“犁王公”当天,远在漳州的“王公”起乩让8个人抬回了人家村,人家村只好把2尊“王公”都祀奉下来,而把原先的称“大王”,新雕的称“二王”。
三哥爷头
而对于“抢三哥爷头颅”爷有一段传说,据说,在南宋时期,由于庙门相对较低,而当时人们又都力大无比,人们在抬“三哥爷”出庙宇时,结果不小心将神像碰到了门楣,导致“三哥爷”头颅掉落,当时见头颅落地,有人喊了声“谁抢到三哥爷头颅,谁家或鸿运大开……”于是人们纷纷争抢。事后重新雕刻“三哥爷”金身,便把原先的三哥爷头颅放在新金身胸前,每年举办社火活动时,以此头供村民争抢。
值得一提的是,人家村田源庙至今仍保存有3顶清朝留下的拖底骄。
田源庙庙貌
谢安画像
谢安简介:
谢安(年-年),东晋宰相、政治家、军事家,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淝水之战,东晋以八万兵力战胜秦军,谢安以总统诸军之功,进拜太保。
谢安逝世之后,民间尊奉为神祇,称为“谢圣王”、“谢王公”、“广应圣王”、“广应尊王”、“显济灵王”、“护国尊王”、“广惠圣王”、“广惠尊王”等。
唐代陈元光将军率领官兵入漳州时,携带谢安之香火为保护神,并尊奉谢安为“广惠王”。后来,“谢王公”的信仰,也随着漳州人来到南洋、台湾等地。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xs/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