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海市 >> 龙海市人口 >> 正文 >> 正文

人物看咱龙海ldquo伞匠rd

来源:龙海市 时间:2018-6-19

小小一把伞,藏着大门道。和许多大谈转型的传统出口制伞企业不同,对于漳州泰宇洋伞来说,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转变,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在不少同行业绩下滑的大背景下,泰宇洋伞前三年业务量均稳中有升,去年业务量更是爆发增长50%。蔡思良说,这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而在他人看来,这得益于新掌门蔡思良对企业内部优化管理,对老客户的“挖潜增效”。

相对他人的“埋头苦干”,蔡思良显然更具学习意识。他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既要埋头朝前走,也要抬头看方向。

掌舵泰宇伞业4年来,蔡思良每一步都走得很谨慎,企业的发展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思”字当头,三思而后行。爱思考是他的性格,他也将这种性格镌刻到整个企业的日常运转中去。

蔡思良

爱挑战的年轻老板

如果你在厦门一些企业管理培训班上遇到过蔡思良,那也不必惊讶。掌管泰宇洋伞4年多来,只要有空闲时间,或者企业发展或管理上碰到困惑,蔡思良都会返回课堂去充电,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常态。

这位爱学习的年轻老板毕业于福师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他的座右铭是让自己在学习中成长。良好的专业素养,再加上不懈的学习,蔡思良都是直接跟国外客户沟通业务,无需再请翻译。他都是掌握公司的第一手信息,客户的需求、客户什么时间汇款……他比公司其他管理人员更早知道。

虽然出身制伞之家,蔡思良本来有机会选择另外一种人生,但机缘交错,后来他还是选择了前者。

年,父亲在龙海东园工业园区内苦心经营的泰宇洋伞,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15年。彼时,刚刚本科毕业的蔡思良并没有想法去接管制伞企业,而是来到厦门港务集团,从事进出口业务工作。与厦门港务往来的多是大宗生意,业务员只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少数大客户身上,而不用三天两头往外跑市场。

虽然工作优渥,但蔡思良内心渴望的是挑战。回到龙海,固然有父辈的影响,但是蔡思良也有自己的考量,并有自己的人生规划。

精细化管理突围

制伞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数工序靠手工完成,机械替代性差,无法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漳州共有上百家制伞业,虽然已发展了近30年,但因入行门槛低,多数企业仍然处在小规模生存状态,以给外商贴牌代工为主,国际市场需求一旦下降,伞企的生存将严重受到影响。

年,漳州许多制伞企业年销售业绩普遍下滑,泰宇洋伞销售业绩同样下滑。这是蔡思良担任泰宇洋伞新掌门第一年交出的成绩单。尽管这样的成绩不一定是最漂亮的,但伞业新人蔡思良面临的外部经济形势之艰难,由此可见。

作为企业新掌门人,蔡思良也带来新的思路。他果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有效缩短订单交期。此外,他不惜花近10万元,引进了“用友”办公软件。现在,他只要点开手机软件,就能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仓库库存的整体情况。

这些举措在当时都很不受理解,由于是老企业,公司员工都在泰宇干了很多年。一直都是粗放式管理,突然的转变,不管是管理层还是一线员工,都有措手不及的感觉。为了更好地调整,蔡思良一个个环节去落实,整整过了一年,让大家都逐步适应新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而精细化管理正是泰宇洋伞突围的关键,以库存原材料为例,在实施新管理之后,整整下降了5成,这对于利润日益下降的制伞行业来说,所能节约的效益让所有人都不得不佩服。

“挖潜增效”,逆市增长

去年,因整体经济低迷,漳州许多伞业同行业绩普遍下滑30%,泰宇洋伞的年销售业绩却有了惊人的增长,增长率超过50%。在此前的三年内,泰宇洋伞的年销售业绩也稳中有升,尽管涨幅不大。“在摸索中不断前进。”这是4年多来,蔡思良的总结。

在反思原来的盈利模式后,蔡思良很快认识到,要想彻底让企业摆脱被动局面,必须做自己的品牌与渠道。他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国外客商的一些低利润的贴牌订单,“低端廉价的雨伞,以前人工成本低的时候可以代工生产,但年以后,人工成本大幅上涨了,再贴牌代工不划算”。

泰宇洋伞以前的业务,他砍掉了五成,只保留一半。随后,蔡思良把目光转向了生产中高端伞具,以此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产品的转型也适应了国际消费的新潮流,自然为泰宇获取更多利润。

为避免因业务员的流动,给企业造成损失,蔡思良亲自与欧美大客户交流,并时常与客户保持直接沟通。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到的眼光,蔡思良深入研究每一个订单,了解每一个客户,结合国际形势因地制宜,为客户量身订造不同的销售方案,加强客户对公司的粘合度。

做外贸要“勤”,要多从客户角度出发去考量问题,泰宇逆市增长50%,所依靠的就是针对老客户的“挖潜增效”。

工人们在缝制伞布

“让泰宇不仅仅是一把伞”

互联网科技的到来,极大改变了世界。近年来,网络贸易的兴起,使得世界经贸往来变得更加简便。

甫入行,蔡思良就特别重视互联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4年前,他在内地以女儿的名字注册了“潍蔓”商标,并在中国香港注册了一家公司,专门安排员工在网上销售自主品牌的伞具,但因网上商品低价竞争激烈等原因,折腾了几年,销售业绩还未达到预期的目标。“电子商务该如何开展才能高效,现在还在摸索。”蔡思良也说得很实在。

目前的挫折并没有让蔡思良放弃,对于他来说,爱思考的心态一直没有改变,泰宇洋伞就像是蔡思良半路接养的“孩子”,其茁壮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而蔡思良要做的,就是赋予泰宇更多的功能。

现今,跟蔡思良打交道的很多国外客户都是当地大的贸易商,其实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伞,也有其他的百货用品。出于对蔡思良的信任,很多贸易商在选购国内产品时都会征求蔡思良的建议。未来蔡思良也有更大胆的想法,他希望根据国外贸易商的需求来生产产品,“让泰宇不仅仅是一把伞”!

对于企业的未来,蔡思良坚信,“努力寻求改变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海峡都市报记者林深圳白志强文/图)

想了解海峡都市报更多资讯









































老牌白癜风专业医院
骨肽注射液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rk/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