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市城乡规划建设局
《龙海市月港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告
龙规审[]号
为科学引导龙海市月港分区开发建设,龙海市城乡规划建设局组织编制了《龙海市月港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由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现该规划已编制完成。经我局审查,该规划符合上位规划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援引《福建省建设厅关于行政许可申请审查过程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意见暂行规定》第十条、《福建省建设厅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程序暂行办法》第十七条(三)之规定,现将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进行公告,征求公众意见。 公告时间为30工作日,公告期限内,欢迎公众通过来信、来访等法定方式向我局反映、发表意见或提出主张;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权利,以上事项本局将依法定程序进行办理。 龙海市城乡规划建设局 龙海市城乡规划建设局
年4月12日
功能结构分析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图绿化景观分析图项目简介1区位范围龙海市月港分区位于龙海市区中部,涵盖山后片区和海澄镇区。西接石码镇中心区,东到海澄镇区,南靠紫云山麓,北临九龙江。龙翔路、西浮路及正在建设的锦江大道从片区穿过并连接龙海东西镇区,沈海高速公路厦漳复线及龙江大桥纵穿本片区,因此本片区是未来龙海南北东西交通联系的纽带。 规划片区背靠自然环境优越的紫云山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具体规划范围为:九龙江以南、紫云山和沈海高速公路复线以北、锦港路以东、东环路以西,规划总面积为.84公顷。
2现状概况规划片区现状总人口约为4.2万人;建设用地中,以村庄建设用地、二类工业用地和城市道路用地为主,以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居住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和绿地等为辅。 现状问题总结: a)区位优势显著 b)交通条件优越 c)景观资源良好 d)村庄散落,空间无序 e)配套设施薄弱 f)污水处理厂影响大 g)沈海高速复线影响了规划区东西空间联系
3目标定位3.1规划目标 城市建设新核心、龙海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交通枢纽、月港文化展示风貌保护区、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环境友好型城市新区。 3.2功能定位 依据规划片区的交通区位、环境特点和现状建设条件,综合未来发展趋势,确定其功能定位为: 以生态居住、服务配套和风貌展示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综合新区。
4结构用地4.1规划结构 按照道路划分、现状建设条件和规划用地布局,将规划区的用地结构划分“生态背景环、西溪景观链、山水联系廊、清晰功能片、特色服务心”五大部分。 “生态背景环”——规划区北侧的九龙江和南侧的紫云山自然生态背景。 “西溪景观链”——西溪一条龙及月溪景观带。 “山水联系廊”——多条山水绿楔。通过山水绿楔的预留和营造,加强山水之间的对话,形成通透的景观视廊。 “清晰功能片”——六个功能片区,即三个山水生态居住区、综合服务片区、月港历史风貌区和产业升级片区。 “特色服务心”——市级服务中心、片区服务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其中市级服务中心是龙海中心城区服务功能东拓的公共核心;片区服务中心是为月港分区提供配套服务的集中区,产业服务中心是为中部工业区提供配套服务和技术支撑的公共中心。 4.2土地利用 规划总用地.84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6公顷。建设用地中以居住、工业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道路和绿地为主。规划总人口12万人。
5道路交通5.1对外交通 规划片区对外交通条件十分便捷,由高速公路、干道系统、轨道交通和水上交通共同构成。其中高速公路为现状沈海高速及其复线;干道系统包括龙海市中心城区范围形成的“三横三纵”路网框架,其中三横为:锦江大道、月港大道及省道复线;三纵为:宁美大道、龙江大道及龙埔大道(规划范围内东环路)。 轨道交通为城际轨道R3线,厦漳城际轨道R3线始于漳州(火车)北站,经过漳州龙海境内的榜山、龙海、海澄、东泗、浮宫、港尾等5个镇以及漳州开发区,穿过厦漳海底隧道,到达厦门火车站。其中在规划范围内设龙海、海澄两个站点。水上交通包括水上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客运交通为厦门港龙海客运站;根据石码港区的规划,港区分为4个作业码头,分别是普贤、海澄、一比疆及紫泥作业区。 5.2道路等级结构 规划片区路网等级划分为四个等级,即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快速路:龙江大道——连接东泗-龙海-紫泥-漳州台商投资区通道,为南北 向快速干道:龙埔大道——连接东泗-龙海-紫泥岛-台商投资区,为龙海市东部快速通道。 主干路:东西向——锦江大道宽度50米,西浮-民政路红线宽度40、30米,龙翔路红线宽度50米;南北向——观海路红线宽度40米,沉屿路红线宽度40米,S联系线红线宽度40米。 次干路:城市次干路红线宽度为20米、24米、30米。 支路:城市支路红线宽度为20米、18米、17米、15.5米、14.5米、14米、12米、10米及9米。 其它:海澄月港风貌保护区范围内,村庄内道路宽度3-5米,村庄内主要道路满足消防要求,道路宽度控制在3.5-5米。
6公共设施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共58.4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7.17%,包括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和宗教设施用地。 根据不同服务半径和辐射范围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按市级—分区级—社区级三级进行设置,并通过西溪一条龙有机串联。 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9.84公顷,为龙海电力公司及位于月港风貌保护区范围内的海澄镇人民政府等镇级行政机构。 文化设施用地 突出月港历史风貌文化特色,不提倡建设大型文化设施、博物馆等,提倡结合不同文化主题并结合历史建筑改造其功能为小型博物馆和展览馆,如海丝主题 博物馆、福船文化博物馆、海防文化博物馆等。而结合现状的晏海楼、城隍庙等大型历史建筑举行海丝主题的文化活动。 教育科研用地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41.43公顷,均为中小学用地。高中——现状龙海一中及扩建龙海第二中学,总班数共76班。初中——规划保留现状莲花中学,班数21班;扩建现状海澄中学,班数48班。规划总班数共69班,山后片区的就学依托片区西侧的原龙海外国语学校(现龙海市实验中学)。小学——规划保留现状屿上小学(24班)、内楼中心小学(30班),将现状珠浦中学改造为珠浦小学(10班)并新增四所小学(24班2所、30班1所、48班1所),总规模为班,可以满足片区学位需求。幼儿园——规划配建11所幼儿园,规模为班(2所6班、4所9班、3所12班、2所18班)。 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2.68公顷,医院及规划海澄卫生服务中心。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规划社会福利设施用地0.33公顷,为龙海市福利院,位于海澄天后宫东侧。 宗教设施用地 宗教设施用地2.20公顷,为现状保留的祖山红滚庙、礼拜堂、莲堂寺、观音亭和天后宫。
7绿化景观充分利用规划区北侧九龙江和南侧紫云山良好的的自然景观,塑造绿色生态空间。同时结合城市公园建设,把公园、游园、广场等绿地斑块相串联,使整个规划片区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大、小公共绿地相配套的生态绿地系统。 规划区形成“两轴多楔多节点”的绿地景观系统。 “两轴”——即西溪一条龙和月溪两条景观轴。 “多楔”——即山水联系绿楔。依托区内丰沛的水系,对其两侧预留开放空间,打造多条山水对话绿廊,形成特色、开敞、宜人的生态景观廊道。 “多节点”——即景观节点。在不同功能区内规划多处景观节点,并通过西溪一条龙及月溪进行有机串联,形成完善的绿地景观体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ls/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