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海市 >> 龙海市政治 >> 正文 >> 正文

福建最早的古庙竟然在龙海,你去过吗

来源:龙海市 时间:2017-10-27

龙池岩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白礁村的文圃山(米)中,景致幽美,是古代泉州府同安县著名景点,是福建最早的寺庙之一。 

真龙太子入池传说,岩寺之名传永久

  唐武宗会昌四年(年),太子李忱,随高僧断济禅师云游全国,曾到龙池岩。   龙池岩山幽林密,石棱泉冽,太子李忱解衣畅浴,暑气全消,故赋诗一首“惟爱禅林秋月空,谁能归去宿龙宫;夜深闻法餐甘露,喜进莲花世界中”。   因“真龙”入池,故曰“龙池岩”。后又在泉上建一座石拱桥,刻“跃龙”二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在此寺。   宋代理学家朱熹于绍兴十八年(年)登进士第,授同安主簿时,慕“三贤堂”之名,曾登临游览,后在龙池岩建立玉屏讲堂(后改名华圃书院),四方学子纷纷来岩求教。至今山腰路口还存有“华圃书院”的古碑。

  朱熹在治学中,因观书有感,便题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时共有书舍99间,傍山而筑,鳞次栉比,雄伟壮观,之后朱子为书舍题下“溪山第一”匾额,成为古代闽南闻名学府。   虽经历余年,华圃书院大都坍塌了,但不少遗迹尚存。   寺前有“跃龙桥”、寺后有“彩虹桥”(或“凌汉桥”),都是玲珑精巧的拱桥。而有平坦的“涉趣石”,可坐十数人。

文圃山为保生大帝得道成仙之地

  龙池岩松竹茂密,到处盛产紫苏、白茅根、金不换、一条根等各种草药,吴夲(吴真人)选择这里采药的有利条件,在华圃禅寺的东边大榕树下结庐筑炼丹,炼制医治各种疾病的丹药,为行医济世奠定基础。   宋仁宗景佑三年(年)五月初一吴夲登白礁村北文圃山龙池岩采药时,失足落崖而死,此后他经常灵验救助乡民,民感其恩,遂塑像立祠祀之。   后众百姓缅怀他的功德,筹集资金建立了一座“龙湫庵”来祀奉吴夲。这座“龙湫庵”即白礁慈济宫的前身。

  文圃山为保生大帝得道成仙之地,而龙池岩则是保生大帝炼丹制药时间最早、最长的地方,也是与观世音菩萨结下深厚法缘之处!   如今在吴真人的炼丹遗址“丹灶石”西侧建筑一座“炼丹亭”,以此来保护文物,纪念保生大帝。

历代文人与岩寺

  ·唐时进士谢氏兄弟,曾在此苦读诗书;   ·五代时主簿洪文用等都隐居于此;   ·宋进士杨志为纪念先贤事迹,建立“三贤堂”以祀之;   ·明洪武元年(年)名儒胡宗华也曾在此设馆授徒。翠林郑深道、埔尾林魁,俱从此修学成名。

龙池十八景,景景醉人心

  一儒(朱熹)一道(吴夲)一贾(潘振承),龙池岩不仅是朱子过化之乡,先贤育人之地,真人炼丹之所,更是有难得千年古刹,珍贵摩崖石刻,丰富文物古迹,优美自然景致,是人们礼佛、怀古、探胜、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在海拔高度米的龙池岩上,有座漳州已知最早(迄今已近年历史)的寺庙——观音寺。观音寺始建于南北朝宋武帝永初年间(-年),是古同安(含厦门岛)最早的寺庙,也是福建最早的寺庙之一,比泉州开元寺,漳州南山寺,福州涌泉寺,白礁慈济宫还要早几百年。

  朱子居住遗址“拍门祠”,相传是朱子教育学生:对师长应讲礼貌,凡有所求教,必先拍门,得到许可,方能进入。祠旁石上刻有“拍门”二字。

  在寺庙周围的垒垒巨石上,还保留有宋代朱熹题刻的“寒竹风松”、王楷题刻的“丹灶石”、清代黄文川题刻的“松径风清”、“伏龙岩”、“月魄涵江”,黄对杨题刻的“清河濯缨”等摩崖石刻和碑记共20余处,龙池岩还有泉清、石奇、洞虚、林荫、亭雅、桥巧诸胜、风景优美,不失为一个景观幽美的游览胜地。

▲丹灶石

如何到达龙池岩

  ·漳州方向可以乘23路公交,到白礁站下车   ·角美海沧方向可以乘角美---石塘(或者角美---嵩屿公交到白礁或者圣地亚哥站下车)   ·厦门方向可以乘公交车到白礁或者圣地亚哥站下车,在以上地点下车均可看到龙池岩的路标。

搜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
白癫风那家三甲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zz/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