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
蓄势而发
工业向园区集中,是工业化进程的主要趋势。对于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早,一大批镇、村工业园区遍地开花的龙海而言,要引导企业退城入园,让工业向园区集中,如何创新机制提升工业园区能级是关键。
在东园工业区,凤鸣东风路道路工程正在抓紧推进,这条自年东园工业区成立就修建的道路也将再次迎来它的大变身。
东园镇工业办主任林彧琨:
我们目前正在对园区基础设施进行提升,东风路原来是双车道,已经满足不了我们当前园区企业车辆通行需求,新的设计是双向四车道,可以大大改善企业车辆进出拥堵情况,也改善周边群众的通行,预计今年年底实现主线通车。
除此之外,东园工业区“三路一渠一网”等基础设施和景沃产业园、永恒能源集中供热、联动物流等配套项目也同时推进,总投资3.98亿元,这个成立已经20年的老工业园区能级提升行动正在有序推进。由于食品工业起步较早,像东园工业区这样的工业园区在我市遍地开花,为当地工业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然而伴随着龙海“中国休闲食品名城”名气的日益增大,企业新建、扩建的增速,远超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速度,工业园区“低散弱小”的通病暴露得更加明显。
龙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奕辉:
我们龙海工业园区普遍存在几个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的问题,我们道路普遍等级较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滞后,园区的一些配套比如供热没有跟上去。
因此,工业园区提升势在必行。我市着力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和实施园区设施3年提升行动,面对基础设施完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工业园区规划需要打破各自为政统一“一盘棋”等难题,我市创新“重点片区建设指挥部+龙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事处)+市属国有企业”三方共管的工业产业园区管理建设机制,开发区负责片区内的规划实施、土地开发、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事务,其他社会管理事务由区内各乡镇承担,确保用一把“尺子”画好全市一张“蓝图”,抓好“一条龙”服务。
在南太武工业园区,格林、卓岐两大安居工程目前主体陆续封顶,可提供多套安置及人才安居住房,“七路三河两景观”工程也陆续接近尾声,一系列提升行动大大提高工业园区承载项目的能力,成为招商引资的魅力平台。总投资1亿元、主要生产干混砂浆新型建材的漳州长劲鹿建材有限公司于去年9月1日在南太武新区打下第一根桩基,克服今年疫情影响,企业按照原计划进度于8月18日顺利投产,项目达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漳州长劲鹿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苍发:
龙海对人才的政策,包括对企业高新技术的奖励、土地方面办证措施各方面、人才的住房生活津贴等,我们感觉都不错,有了政府的支持跟鼓励,就能造就企业,我们就有信心继续往前。
根据我市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我市将在程溪、榜山、海澄、东园、浮宫、港尾、白水等工业企业相对集中乡镇分类规划产业集中区,推动产业集中区规划的互补、衔接,着力打造新时期产城融合4.0复合型工业园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平台。
往期精选年
龙海市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全部农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市委书记郑隆松带队调研工业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
白水镇:唱响生态主旋律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人工疏果杨梅的“家”变大了
东园镇:扶贫帮困解难事因户施策助脱贫
浮宫镇:春天里的“战贫”瞬间
来源/龙海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方勇顺林颖
图片/周志荣方勇顺郭伟斌
编辑/郑晓峰郑舒泓(实习)
责编/周静苹
总编/王键
监制/林晓晖
总监制/林福安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zz/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