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拍摄的照片,背景是建于富源龙海的光华化学公司总厂办公楼。(图/云南网)
富源县中安街道龙海社区,地处中安街道东南,距县城所在地5公里,东邻大河,西、南邻莲花,北邻东堡,辖卢家、张家、代家冲、旧屋厂、新发村、白云庆、大坟山、田落冲、坝冲、陈彭、马宗塘、杨家等12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13.2平方公里。有煤、石灰石等矿藏资源。龙海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初,最早记载“龙海"这个地名的是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四》。此书记载:“洪武二十一年,征南将军傅友德等将兵讨阿资,道过平夷,以其山势峭险,密迩龙海(密迩意为很接近,龙海指元末明初越州的龙海土司的地盘),宜筑堡驻兵屯守,以悍蛮夷。遂迁其山民往居卑午村(意为山南边低处的村子),留神策卫千户刘成等领兵千人树栅置堡。其地后以为平夷千户所”。实录中记的平夷所即今富源旧城山。
旧城山的平夷所在洪武二十三年改立为平夷卫,原平夷所人员于洪武二十二年移守香罗山(今贵州平关)①。建立平夷卫是为弹压阿资,阿资是龙海土司的儿子,龙海死后,阿资袭父职任越州知州,因叛乱而遭镇压,其地被分割给邻近州县。元末越州土司龙海地盘大致是今麒麟区东山、越州、茨营及今富源墨红、竹园、大河②。这些地方的邻近地中,有些也是龙海土司之地,比如今富源龙海辖地之一的旧屋厂。旧屋厂原来是龙海辖地之内的吴家的坟场,明弘治年间,平夷卫指挥佥事曹希参搬迁至此居住,改名为旧吴场,意思是过去是吴家的坟场,后又改名为旧屋厂。曹希参是平夷卫指挥使曹孟吉之子。
曹氏一族,是南京寿州人,曹昂由平夷卫百户升任千户、指挥佥事,至成化三年升卫指挥使。弘治年间,曹昂的曾孙子曹孟吉袭职。弘治十四年,贵州普安米鲁之乱时,曹孟吉因没有援救平夷所(今贵州平关,时属普安卫下的千户所),被判降低官级③。到曹孟吉的儿子曹希参袭位时,任平夷卫指挥佥事,曹氏一族从平夷卫营盘头搬迁到旧屋厂居住至今。
明天启二年,曹希参的孙子曹三捷任指挥佥事时,沾益州(州城在今宣威)彝妇设科之乱,平夷卫城(今富源老城)被攻陷,平夷卫指挥使唐九官弃城逃走,指挥佥事曹三捷和李天植在平夷卫城战死。设科之乱平定后,曹融袭任指挥佥事。另外,龙海还有些村名,比如大坟山,是万历年间平夷卫指挥佥事李厚的埋葬地。为什么平夷卫的卫官们选择龙海这个地作为安葬地和居住地?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龙海是平夷卫与古越州下五营(今为富源大河镇)交界地,相对来说安全一些。
清朝建立后,平夷卫守备衙门(今富源县政府)改称千总衙门,明代平夷卫的卫官们世袭官职被取消。顺治十八年上任的平彝卫守备是陕西人王守魁。康熙二十六年,平夷卫裁撤。清康熙三十四年,平夷卫与亦佐县合并成立平彝县③。民国时期(—),平彝县龙海村来了一群中英科学家考察低温碳化厂(光华公司总厂,后为龙海酒厂)。
上图为年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拍摄的照片,背景是建于龙海的光华化学公司总厂办公楼。李约瑟从年到年在中国重庆任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收集了大量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文献,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李约瑟的英文名字为约瑟夫·尼达姆(JosephNeedham),出于对中国文化,尤其是道家始祖老子的崇拜,故取汉名为李约瑟。他在图片说明时有这样的文字:“在位于云南平彝县的低温碳化厂办公室门前合影:吴学周(左3)、王学海(左4)、李大斐(左6)、LaurencePicken(右2)和曹天钦(右1)。特别遗憾,我们不能拍摄兵工厂。此外,由于安全上的原因,化工厂、炼钢炉等也不能拍摄。这方面的遗憾只能用一张集体照来弥补。这是中英科学合作馆的成员在访问平彝(今富源)低温碳化厂时在办公室前拍摄的。左起第三名是吴学周博士,昆明的中央研究院化学所的所长。左起第四名是王学海先生,他是一位精力充沛的能干化学工程师,在负责该工厂。也许这幅照片用来结束本书很合适,无论岁月多么艰难,这象征着相互间帮助与合作的精神。英文文化委员会就是本着这种精神建立的。"④
抗日战争中,内地汽油柴油奇缺,直接影响抗战。用其他资源生产液化燃料成为十分迫切的大问题。平彝县有肥煤,含焦油量高。年,从德国留学回国的龚介民(山东人,现居美国、王学海(辽宁人)、聂恒锐(后任大连化工学院主任)在平彝县(今富源县)龙海办了一个光华化学公司,把龙海的煤用低温干馏办法回收焦油,再从焦油中提取汽油、柴油。王学海请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的侯祥麟来任精制部主任,负责焦油加工。生产出的油含硫量较高。当地白酒生产多,侯祥麟建议搞个精馏塔收购白酒生产酒精,供来往车辆掺入汽油使用。建成后生产的酒精质量不错,销路很好⑤。
光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厂设在龙海,分厂在王家屯侧黄土坡和四屯,用煤蒸馏生产柴油、沥青等产品,从烟煤中提炼汽油、煤油。还收购松香制造柏油。生产的油毛毡和沥青供给陆良美军飞机场,其它产品供昆明市场。同时还生产木材防腐剂、氨水、溶剂等化工产品。
年光华公司扩大生产,改组为官商合办的光华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厂设在龙海,加上黄土坡和四屯分厂,共有工人近千人。年生产柴油15.7吨、代煤油6吨、木材防腐剂12吨、沥青吨。抗战胜利后,工厂停办。年,恢复生产,改名为前进化工厂,隶属曲靖地区。年停办⑥。
参考资料:
①《嘉靖普安州志》。
②《康熙平彝县志》《民国平彝县地质资料》《富源县志》。
③参见《明实录》《康熙平彝县志》《龙海曹氏族谱》。
④李约瑟《中国科学之四:西南(贵州和云南)》。
⑤参见侯祥麟自述《我与石油有缘》。
⑥参见《富源县志》。
杨平原,女,云南富源人,曲靖市作协会员,作品以历史散文为主,散见于《中国地名》《云南政协报》《曲靖日报》《曲靖M》《曲靖史志》等。
编辑:卢志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zz/6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