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海市 >> 龙海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趣谈海事测绘我们不是海关,是ldqu

来源:龙海市 时间:2021-12-7
医院订阅哦

曾几何时,有人问我在哪儿工作?我说航保中心,对方满脸疑惑;我说航海保障中心……海事局,对方似懂非懂的说:“啊,海关是个好单位。”

曾几何时,好友纷纷向我打听:为什么你们海关会扣下我辛苦海淘的包包……

曾几何时,别人追问航保是做什么的,海事是做什么的,我绞尽脑汁地组织语言,想要给他们一一解答。结果却是,费尽口舌,仍然换来对方一知半解。

曾几何时,连家人都懒得去跟别人解释,直接说我就是在海关工作……

虽然穿着相似的制服,戴着看上去差不多的臂章,但我们不是海关。我们是航保人!!!

如果一定要贴上个标签的话,我觉得我们更像“海底小纵队”!对,你没看错,就是那部儿童界顶流动画——《海底小纵队》。

《海底小纵队》讲述一群海底的小冒险家,由巴克队长带领,在未知的海洋领域不断探索前进、排除危险、保护海洋的奇幻冒险动画。“探险!拯救!保护!”这是海底小纵队最响亮的口号,也正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他们探索未知海域,拯救海洋生物,保护海洋环境。

我们排除万难探险海洋,精测海疆……

我们奋勇当先拯救沉船,使命必达……

我们风雨无阻保护航线,照亮航程……

说起航保,先带你认识一下我们的“小哥哥”,也是我们的前身——海事局。

直属海事局,隶属于交通运输部,具体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监督、水上安全通信和防止船舶污染的事儿,同时服务船舶和船舶上的人儿。

我们分家是在年,虽然不舍,但是我们也要严格贯彻交通部的“政事分开”原则不是?

所以,我们一帮小姐妹:航标、测绘、通信、科技中心等航海保障管理机构从海事局划出,分别在天津、上海、广州设立北海、东海、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变身为交通运输部直属事业单位,原直属海事局则大多实行了公务员编制。

而总被误会的海关,更像我们的邻居“小哥哥”,还是很帅的那种。他隶属于海关总署,主要负责关税征管、海关稽查、打击走私、检验检疫等等事务。我们各司其职,但共同服务于这片大海。

关于探险

在《海底小纵队》中,队员拿着寻宝地图,可以发现神秘的珊瑚洞、深海里的旧船舱;他们会遇到大风暴,也会遭到怪兽袭击。

我们海测人为了绘出精准的海图,同样可以涉险滩,闯激流,与大海搏击。

上世纪七十年代,海测外业出工,短则两三个月,多则七八个月。我们的“三八女子测量组”巾帼不让须眉。她们的故事,也是那个年代海测的缩影。

趁着落潮,搭建观测平台,计算控制点坐标;趁着涨潮,观测经纬仪,并瞬时报数。她们是数着秒钟度日的人。

风随浪起,乌云密布,测量船时而被推向浪尖,时而又跌入浪底,稍有不慎,那就是船毁人亡。她们是不惧风浪辛苦作业的人。

为了保证海图数据的准确和进出港船只的安全,验潮人员坐着舢板划向水尺板旁抛锚,在活动空间只有一平方米的舢板全程作业。她们是一边晕船一边记录潮位变化的人。

工作时,她们是一丝不苟的水位验潮人员;工作后,她们也是十八九岁的小姑娘,也会趴在舢板的边沿晕船狂吐,也会在完全陌生的工地哭着喊妈妈,可她们,从未丢失哪怕一个数据。

在那个半手工作业的年代,水深数据都要人工一点一点记录在图纸上。她们白天进行水上测量,晚上量取数据。通宵达旦,可却从没说过苦。

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双手冻肿。她们柔弱的身躯背的起重重的仪器,爬的了十几米的高标平台,走的了吞噬生命的泥摊。这是那个年代的精神,也是海测人的精神。

新时代的我们,有了多波束测深,有了水下机器人,有了数据库制图。设备先进了,条件更好了,但勇于探索的精神却始终未变。

穿行海里,抵达北纬77度,我们是第一批赴北极考察的海测人。

坚守个日日夜夜,不惧高原缺氧,我们是开启青海湖使用纸质和电子海图新纪元的开拓者。

我们从来不惧探险,因为我们热爱这片深蓝。

关于拯救

在《海底小纵队》中,无论是海螺需要帮助,还是海龟宝宝走丢,都可以启动“章鱼警报”,由海底小纵队集结救援!

而我们的海上通讯正是船员们的“章鱼警报”。

关于海上通讯的发展,有这样一个故事。

年4月14日,“永不沉没的巨轮”泰坦尼克号,在它的首航中,与洋面的冰山相撞,并于次日凌晨沉没,导致多人死亡,这是迄今为止死亡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海难事故。

让人遗憾的是,当时与泰坦尼克号相隔40公里的洋面上是有一艘货轮经过的。但这艘货轮并没有收到泰坦尼克号发出的SOS呼救信号,只因为它并未安装海上无线通信设备。

这正是我们通信中心存在的意义!

每当船舶发出遇险呼叫,我们的值守人员会立即采取措施,通过海岸电台或卫星地面站,及时将报警信息转发至搜救单位和附近船只。

我们是“海上”,更是大海上永不消失的电波!

在没有卫星通信的年代,通过我们的电波通信,远航的船员,总能听到家的声音。如今,虽然有了更加便捷的通信方式,但我们仍然保留着线路,为想家的船员及时转接电话。

我们拥有着,至今还能够听得懂莫尔斯电报的宝藏阿姨,保留着战备通信职能。

我们也拥有着,全国第一家海上广播电台——北海之声。第一支海上女主播团队,每天用清晨的第一声问候,用及时高效的安全信息,为船舶保驾护航。

关于保护

只要在海底小纵队所属海域,小动物都会受到他们的全方位保护。他们会用洋流追踪器寻找鱼卵,穿上潜水服保护软体动物,他们还会清理海洋垃圾、保护海洋环境。

同样的,只要到了我们的辖区海域,船舶也就进入了我们的全方位保护区。我们的海图为他们指路,海岸电台为他们播报安全信息,航标为他们引领航程。

海底小纵队保护着所有的海洋生物,而我们保护着所有的往来船舶。

小时候,我们总会在作文中写到:理想是人生中的灯塔,为我们照亮航程。工作后我才知道,那哪是照亮航程的灯塔,那是我们很多航标人一生的付出。

严冬里,飞溅的海水会泼到礁石上,礁石会变成站不住人的冰坨子,灯桩会变成光溜溜的冰柱子。我们的航标人,冒着刺骨的严寒,以及随时滑入海水的危险,爬上大冰板,挪近灯桩。由于穿着厚重无法在灯桩站下,索性就脱下棉衣作业。由于担心锤子砸坏冰里的灯器,只能用螺丝刀一点点地往下抠。漆黑的海面,刺骨的寒风,都不会影响我们的航标人清除冰坨,只为让灯桩上持续闪烁明亮的光。

这是昔日航标人平凡的一天,也是责任赋予我们的从不平凡的坚守。

如今,技术先进了,AIS系统、航标遥测遥控北斗终端,让航标维护更加便捷、航路安全更能得到保障,而我们的坚守始终如一。

独身矗立在海岸最高处的灯塔,给来往的航海者指明方向,无论风吹雨打。

航道上的左红右绿,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在船员眼里,那就是心中最暖的依托。

我们航标人,是追光者,也是光芒的守护者。燃烧自己,照亮航程,是我们无悔的选择。

在对船舶的保护上,航保人并不是孤军奋战,我们的海事局小哥哥从未离开过。

海事局大家庭中的VTS(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全年天,每天24小时,通过雷达AIS等信号对船舶实施监控,并与船员实时互动。VTS的值班员小哥哥们,那可都是船舶上最靠谱的语音导航小助手哦…

除此之外,海洋环境也在海事的保护范围之内。海事局危防处的小伙伴们可是这项任务的主力。船舶污染、载运危险货物、船舶溢油污染,对于这些,我们应急处置的行动力也是杠杠滴。让航行更安全、让海洋更清洁,这是我们信心满满的承诺。

如今,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时代到来。我们来自一个源头,走向两个分支,终将共同汇入大海。

我们的未来可期,我们的历史难忘。最后借这篇文章,我想要致敬前辈,致敬那些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对海洋一片爱的人,那些传承给我们责任与担当,骄傲与自豪的人。

1

END

1

■本文来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xw/79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