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西靠群山,东朝大海。中国水仙花之乡,鱼米生态之都,九龙江从这汇入大海,海上丝绸之路从这起航!
她不是旅游城市,却有着闽南最有味道的古城; 她没有懒猫和文艺范的咖啡铺,却在保存完好的建筑里浸透着慵懒的旧式情调……这个距离厦门不到40分钟车程的地方,汇集着闽南不多见的美丽!
行走龙海,与老建筑、旧时光不期而遇
“满城尽带闽南红”,这是每一个初来龙海的人都会有的惊艳印象。红色的房子静静沐浴在日光下,当地的居民骑着摩托漫不经心地穿行在街头,那是一份生活在沧桑历史中才能修炼出的悠然。
龙海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港之一,中世纪海洋文明虽已不复辉煌,但老建筑上繁复的雕花,缓缓地、无言地向过路人讲述着过去的荣光……
月港:“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
月港,地处九龙江入海处,因其港道“外通海潮,内接山涧”,“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故名“月港”。它与汉、唐时期的福州港,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清代的厦门港,并称福建历史上的“四大商港”。
明朝时期这里是“海舶鳞集,商贾成聚”的对外贸易商港,市井十分繁荣,是闽南的一大都会。当时有许多诗篇赞美月港,诗云:“市镇繁华甲一方,古称月港小苏杭。”
埭美古村“闽南水上第一村”
埭美古村:“闽南水上第一村”
村子位于龙海东园镇埭尾村,古村傍水而建,布局规矩,是龙海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是闽南红砖古建筑的缩影,至今保留着这鲜为人知的惊世美景。
红砖瓦,灰白墙,燕儿尾,绕城水,高高翘起的燕尾屋脊,弯弯曲曲的河道包围,似孤岛上的座座“城堡”。村内古榕繁茂,内河绵延数里、环绕村庄使埭美成为名副其实的“闽南周庄”。从空中往下看,整条河活似一条龙紧紧围住了村庄。
江东古桥“江南石桥,此桥第一”
江东古桥:“江南石桥,此桥第一”
江东桥,古称虎渡桥,又名通济桥,始建于南宋,是一座多孔梁式石桥,位于龙海市榜山镇,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世界最大的石梁桥。江东桥这段溪流,古称柳营江,两岸峻岭对峙,万壑并趋,江宽流急,波涛汹涌,驾舟渡江,进寸退尺,令人触目惊心。
白礁村:“千年古村,朝拜圣地”
村子南临九龙江入海口,北靠文圃山,地处闽南三角区中心地带,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多年前就曾有人在白礁村的文圃山上建观音寺。
相传唐朝的太子曾经到这里,后来改名为龙池岩,此外还有闻名海内外,建于北宋年间的“闽南故宫”白礁慈济祖宫,以及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关帝庙和唐代开元年间的闽南福德庙,到龙海旅游来这里是必不可少的。
发呆在最美海岸线
龙海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滨风光,既有碧海白沙,孤帆远影,草场灯塔,也有火山岩浆和大海交织出的奇观,这儿可以满足一切关于大海的幻想……
牛头山古火山口
牛头山古火山口:“海上兵马俑”
牛头山火山口滨海景观与厦门仅一水之隔,是一座典型的第三纪火山地质公园,一百四十多万个柱状节理组成的玄武岩地貌,美得震撼人心。
水落石出之时,整个海滩都是形态各异的黑色玄武岩。规则的六角型玄武石柱成片地矗立在海边,整齐划一地向大海倾斜,气势之磅礴,如同布列成阵、整装待发的勇士,冷峻地走向亘古不变的大海。
浯屿岛:“别有风味的小渔村”
浯屿岛是龙海的一个小渔村,距厦门岛仅6海里。岛上楼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风光旖旎。小岛海边裸露的岩石呈赭黄色,再衬以蓝天碧海,景色怡人。岛上常有社戏,戏棚子就搭在海边,喧天锣鼓,掺杂潮水声声,别有一番风味。
镇海角:“福建小垦丁”
镇海角位于龙海海村,有福建小垦丁之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没有太多人知道的原汁原味小渔村。
镇海角岸边险峭壁立,礁岩丛生,原生态的小海滨村落,有深厚的历史味道。有灯塔,白色风车,大块草场,海岬另一侧的港湾里铺满了渔排……
寻觅巷弄美食,邂逅独特的闽南滋味
到漳州龙海来旅游,专门空出一天寻觅地道的滋味也是不错的选择呢。海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在漫长的岁月中一起被调和进当地人每天吃的五香、卤面与各种水果各式糕点中,才下筷头,又上心头,分不清吃的是味道还是情怀。有什么关系呢?毕竟对远道而来的人来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石码五香、石码卤面、江东鲈鱼、白水贡糖、海澄双糕润……道道都能令人回味无穷、念念不忘。
来源:华东旅游报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xw/2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