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海市 >> 龙海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云南省陆良县龙海乡8个老人,种树护林31

来源:龙海市 时间:2017-11-21

点击上方蓝字"云南新消息"免费订阅!

只要踏足那片林海,王德映就会回想他已经离开的兄弟,以及那漫长的艰苦卓绝的岁月,那是一段让身强力壮的汉子变成耄耋老人的岁月。

▲八名老人留影陆良县委供资料图

云南省陆良县龙海乡是陆良县石漠化最严重的乡镇,它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农业乡,常年干旱缺水,生存环境恶劣。现任乡党委书记史红祥说,因地貌关系,全乡境内没有一条河流,也没法建出一座水库。

为求改善,在长达31年的时间里,龙海乡的8个男人,累积植树造林14万亩。当年的“光头山”,就这样成为了“花木山林场”。今年年底,这里将开始着手打造出一个省级森林公园。

▲王德映老人介绍当年植树造林艰苦场景

外界尊称这八位老者为“陆良八老”,近年,其中两位老人与世长辞,余下6人也均为八九十岁的老者。

至于此生功劳和苦劳,老人说,一言难尽,“全在树上。”

/种树/

民兵营长带头,七兄弟响应“二话不说,就一起跟着他干”

年3月前后,龙海乡树搭棚大队的民兵营长王小苗刚好40岁,正直壮年。他想,家乡土地贫瘠,尤其冰雹下得凶,水土流失厉害,只有种树,方可保持水土。保持了水土,百姓方能安生。

于是,他决定召集一帮人来种树。

▲带头人王小苗红星新闻翻拍

▲老人们年轻时的留影陆良县委供资料图

▲老人们的手陆良县委供资料图

/造林/

穿蓑衣睡野外前后累计植树造林14万亩

▲陆良县群众当年植树造林场景陆良县委供资料图

▲老人们曾用过的生产用具陆良县委供资料图

他们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有时候他们光着脚干活,石块的锋刃、灌木的刺,毫不留情地划破他们的脚。

年,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看护林场上。年,政府见他们年事已高,遂聘请了新的护林员,他们这才决定“下山”。

都成为老人了,再也干不动了。这一年,最年小的王小苗71岁,年纪最大的王家云已经82岁。

他们的事迹逐渐被外界所知,他们也被尊称为“陆良八老”、“当代愚公”。官方统计,他们一共植树14万亩;龙海乡目前总计有12万亩林地,八个老人贡献了其中近4万亩。

经过31年的劳作,他们的手指关节蜷曲,就像林子里的虫。他们的脚掌粗糙开裂,宛如干旱的土地面上蜿蜒曲折的缝。史红祥说,他们的脚掌皮肤已无法愈合,只能用针缝。

▲老人们的脚陆良县委供资料图

/护林/

防盗又防火“春节前后,全部都守在山上”

当年的“光头山”,就这样,成为了“花木山林场”。

王小苗等人想,要让荒山变得“有花又有树”,所以取名“花木山”。在林场的基础上,今年年底,这里将开始着手打造出一个省级森林公园。

当护林员的那些日子,他们最担心的,是这些树有没有人来偷。史红祥说,林场离这些老人的家,近的两三公里,远的六七公里,“但他们一年到头不休息,像护着孩子一样护着他们的树。”

每年的11月底到次年的5月,他们既要防盗,还要防火,尤其是春节前后,农村百姓喜欢放鞭炮,火情极易出现,所以这段时间,他们全员出动,守在山上,一刻都不敢松懈。

林场有三栋建筑,最老的那栋矮房是八位老人年轻时自盖的,“当时条件艰苦,我们就自己养猪养鸡和长毛兔,解决伙食问题。”王德映说,他现在的家就在乡村公路边,离这片林场最近,农活闲暇时,他会独自来看看这些树。

▲王德映在昔日林场“工棚”前留影

八位老人护林期间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抚育间伐”,即把营养不良枝条剪掉,促使树木长得粗壮。林地以华山松为主,当地温度最低时可达零下六七度,而此树耐寒,适宜当地环境。

这片林地的树木,并非长得整齐划一,相反有的看起来高大挺拔,有的历经30年的成长依旧渺小羸弱,林地里,随处可见怪石嶙峋。

10月18日,在一个视野开阔的山坡,看着那漫山遍野的华山松,王德映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太难种,死得多。”他说,真没想到,当年王小苗一声令下,他们这一干就是31年。

他们曾说:“山头要有树,山脚要有路,人民才会富”、“人死了,只要树活着就行”、“山高水高不如人的脚板高,天大地大不如人的决心大”。史红祥说,这些话,如今已成了当地的格言警句。

/现状/

八老只剩六位,希望能多活几年“再多看看自己栽的树”

这些年,外界赋予“陆良八老”的荣誉颇多,他们也算见过了很多大场面,可无论到哪儿,他们都改变不了身上的那股“泥土气”。

前些年,他们第一次去北京,领“全国最美老有所为人物”奖,那是他们最远的一次旅行,坐飞机去,乘火车回,人生第一次将各种交通工具尝遍。但问及对北京的印象,他们却说不出所以然,只觉得北京和家乡一样,“空气真新鲜”。

还有一次,当地县委工作人员伏红霖带他们到昆明参加一个活动,“他们哪也不敢去、不愿去,只待在宾馆。”

龙海乡党委书记史红祥说,这些年他与这些老人接触下来的感觉是,他们谦虚而不自傲,“他们做了事情,得到关心慰问,但从不因自己是名人就怎么样,非常淳朴地道。”

对于现在,这些老人有个希望,那就是多活几年,多看看自己栽的树,是如何一年年地发生变化。王长取说,有时候他也会做梦,梦到种树的年代。

▲老人们留影陆良县委供资料图

但岁月无情,八位老人终究年衰,正不可避免地相继凋零。年6月13日,王家寿因突发脑溢血离世,成为八老中首位离世的老人。晚年,带头人王小苗一直在与各种病痛做斗争,年6月30日,因肾功能衰竭,王小苗与世长辞。

几年前还能直挺着腰的王云方,如今佝偻着身子,走路时上半身几与地面平行。他说,因为腰的关系,他只有在睡觉时才觉得全身轻松,他开玩笑说,“如果站着,我活不了几年,睡着倒还可以活好几年。”

王德映是健在的六老中唯一可与外界自由交流者,他依旧身材笔挺。他说,几十年来,八个人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红过几次脸,但从不记心上。”

▲王长启、王云方、王开和(从左至右)走在村寨路上

政府在绿映塘村盖建了一处养老中心,天气晴好的日子,住在村里的王长取等老人,常要在这里聚一聚。兄弟们遇着了,就要互致问候,问问彼此近况,叙叙家长里短。

对于去世的王小苗两人是否时常怀念?他们觉得,那是命数无可改变,至于此生功劳和苦劳,一言难尽,“全在树上。”

红星新闻记者丨刘木木实习生高雨豪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xw/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