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边“漳州城事”,加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云霄县东厦镇,漳江口南北两岸潮间宽2-3公里、长8-10公里的泥涂中,是由红树科木榄属的木榄树种,秋茄属的秋茄树种,紫金牛科桐花树属的桐花树种,马鞭草科海榄雌属的白骨壤树种和爵床科老鼠勒树种以及蝶形花科鱼藤属的三叶鱼藤,合计5科6属6种组成。在这些红树林下,潮间带滩涂中,养息着弹涂鱼、蛏、青锯蟹、招潮蟹、泥蚶、泥螺、鳗鱼等多种珍稀海产品,树上栖息着多种鸭科、鹭科鸟类,如绿头鸭、斑面海番鸭、灰雁、豆雁、黑尾鸥、白鹭、苍鹭等,林下还滋生着多种藻类和浮游海生物,构成了独特优美的自然生态。
21、龙海南太武山
在龙海市港尾镇东南10余公里处,有座耸峭的山峰,拔地而起,巍然雄踞在烟波浩淼的东南海疆,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古老名山--南太武山。南太武山与金门的北太武是“姐妹山”,海拔米。东北濒临大海,与厦门、金门鼎立相望。周围21个岛屿点缀在万顷碧波之中。西北紧靠平原,一水清流,列峰秀出,绿野无垠,村舍错落。登高俯览,宛如一幅浓墨泼洒的美丽画卷。《厦门志》卷二载:“太武山,一名太姥山,图经上太武夫人坛前记谓:闽中未有生人时,夫人拓土以居,因以名”。山上景色幽雅,古迹荟萃,有延寿塔、栖山楼、安乐窝、锦亭峰、石钟楼、澜谷桥、浴仙盆、云根洞、九霄岩、石眼泉、烟霞石、弥陀石、香炉石、涅盘石、马蹄石、百丈泉、狮子迹、仙人迹、棋盘石、仙灶、石门、石屏、龙潭、象径等24景。山上曾建有古刹,因年久失修,现仅存石墙。
22、华安二宜楼
该景区距市区公里,距县城22公里,可从漳州北客站至县城乘车前往。
二宜楼简介:
福建省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二宜楼,始建于清乾隆庚寅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年历史。建楼者蒋仕熊与儿孙三代人,用30年时间始告建成。它以“宜家宜室”、“宜山宜水”的寓意故名“二宜楼”。
二宜楼占地面积10亩,楼高16米。系圆形两环土楼民居,为单元式与通廊式相结合的巨型建筑物。外环楼高4层、内环1层,直径73.4米。它均匀、平等地分成12单元,除门、厅、梯道外共间。外环楼每单元4间。底层为卧室、客厅。第二、三层为卧室、仓库,各有楼梯上下。第四层为各家祖堂。
二宜楼的建筑有十大特点:
1、选址。选址经过缜密的思考。它的平面图形比例与空间关系夹角是最能体现建筑物的优美形态的比例关系。
2、特别的台基石。二宜楼的台基用块石和花岗岩条石砌成,露出地面的部分约2米多高,埋在地下部分的长宽当在3米以上。在台基上夯筑的生土墙,厚达2.53米。
3、异常牢固的楼门。大门和两个边门的门洞全部用花岗岩砌筑。双重硬木大门板的内层门面铆有铁板。
4、可抵御火攻的暗室和“门顶漏斗”。大门右侧二楼上有一暗室,地板与门顶部等高。
5、“隐通廊”。外环楼高16米的生土墙自上往下逐层收缩,一至三层不开窗,而在第四层则设56个小窗洞。以0.8米的外侧泥墙作为层顶的承重。留下大约1米宽作为第三层顶楼板的支撑和环形通道。打开通道门,全楼就成为一个战斗整体;将门关闭,又自立门户,与邻相隔。这个隐蔽性通廊简称“隐通廊”。
6、阴阳八卦井。楼内一块平地,用河卵石铺成,占地多平方米,设有两口水井,泉涌水清。
7、隐蔽的传声洞。每个单元地段内各筑一个弯曲的传声洞,均在台基上的石墙体内。
8、楼内设置的地下排水沟上盖有花岗岩条石,可通楼外小溪畔,平时作排水沟用,紧急时可掀开几条长石板,从沟内迅速撤离。
9、各单元的猪圈、牛栏、厕所远置楼外。
10、各单元之间都有土墙分隔,自立门户,防火隔音。若遇敌全楼合力固守。若楼门被攻破,各户可各自为战。
★在闽西南混,不可不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哈尔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xw/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