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海市 >> 龙海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闽南小镇大全龙海月港海丝休闲旅游小镇简介

来源:龙海市 时间:2020-12-18
北京白癜风高等专科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月港海丝休闲旅游小镇简介

近年来,海澄镇再拾历史瑰宝,重新修缮河川码头、建筑古迹,将月港特色文化资源重整、升级、改造,探索“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创新发展模式。海澄镇强化月港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提升月港历史古迹,传承“海丝”文化遗产,努力打造一个集文化、休闲、旅游一体的月港海丝休闲旅游小镇。月港海丝休闲旅游小镇一期工程已年12月完成,完成投资近1亿元,完成观音亭周边民居修缮恢复,新建观音亭戏台、观音亭牌坊、妈祖庙戏台,景观工程及配套停车场;修缮临江古街传统民居、古码头、晏海楼风貌区及月港海丝文化展示馆,恢复临水吊脚楼风貌,建设近米景观木栈道和1座月港船厂,完成栋民居立面改造,修缮64座古建筑。年至今,春节期间,月港古镇成功举办三届月港海丝文化节,吸引近百万人次游客。月港海丝休闲旅游小镇二期工程也已启动,规划建设内容包括容川、溪尾等七个码头、纪念碑及其周边环境改造提升。

龙海:社科院到月港调研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年6月18日发布)

16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高翔带领调研组到龙海市调研地方志工作。龙海市委书记郑隆松在调研中向调研组介绍古月港发展历史和风土人情,希望调研组对古月港继续给予支持和帮助。调研一行深入实地考察,先后调研考察了古月港的观音亭、海丝馆、关帝庙、容川码头、中股码头、造船厂等。古月港是明中后期我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曾是“闽南一大都会”,并有“小苏杭”之赞誉,是海上丝绸之路东西航道的枢纽港口,为中国和许多国家、地区建立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联系,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调研组一行一路调研,一路询问古月港的历史沿革,调研组对龙海市地方志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将继续深入研究古月港海丝文化,努力为古月港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漳州及龙海市领导张琳光、吴卫红、郑隆松、陈爱棋陪同调研。(韩奕杰郭小慧)来源:东南网发布日期:年6月18日

龙海月港广场:购、吃、娱一体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年5月5日发布)

5月1日,记者来到龙海月港广场,看见里面这些复古的建筑已经吸引许多市民前来游玩。据了解,龙海月港广场项目的建设旨在通过结合闽南饮食文化传承月港海丝精神,展示龙海文化,打造集购、吃、娱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

龙海月港广场总经理黄毅伟告诉记者,龙海月港广场占地面积50亩,经营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我们的整个项目分为A区海鲜自选区,B区室内游乐区,C区为海鲜排挡区,D区为主题餐饮区,我们的户外游乐场区;整个月港广场项目投资1.5个亿,在整个周边配套市民休闲娱乐的综合型广场,满足于月港公园的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够品尝我们的月港美食。月港广场位于月港公园旁边,该项目作为我市民生项目之一,北起锦江大道,南至西浮路,西临现有城中村,东临刘坑路,所处区域现状交通条件完善,四周均有城市道路,同时用地内规划绿化景观苗圃,整个广场已然成为市民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杨杰滨)来源:东南网发布日期:年5月5日

漳州龙海临江古街:海丝“古港”再起航(年4月3日发布)

游客漫步在月港码头木栈道,感受昔日繁华港岸气息。

张灯结彩的古街、华丽壮观的庙宇、红瓦白墙的古民居群、静候潮汐的古码头……3月23日,周末的龙海市海澄镇增添了些许热闹,游客闲庭信步于临江古街,慢慢解开时光胶囊。“月港遗址位于豆巷村,早期村民以贩运豆箍为主,因此得名‘豆巷’。月港运进的番米大部分也是运到这里进行贩卖,因此泉州客商也称月港为‘米城’。”龙海市海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宗瑞忙着向游客介绍古月港的历史,“每家人家的门口,都挂着一面竹帘子。妇女们只能躲在屋子里,隔着竹帘往外看,而在外面街上的人,却无法看到里面的情形。”“街市大都临着港道,小船可以一直开到店门口。繁盛时期,几乎家家有店面。跟着小伙伴上街买糖吃,琥珀色的麦芽糖人、花花绿绿的面人、蘸上花生碎的麻薯……”海澄镇民俗爱好者林国平告诉记者,港口作为文化、商业碰撞的场所,曾给月港带来空前繁荣。到了清代,由厦门港兴起而代之,昔日繁忙的月港航运商贸逐渐萧条。近两年来,海澄镇再拾历史瑰宝,重新修缮河川码头、建筑古迹,将月港特色文化资源重整、升级、改造,探索“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创新发展模式。其中,豆巷村将月港古镇划分成观音亭、临江古街、月溪两岸、古码头遗址公园四个片区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主要进行传统民居的修缮恢复、旧危房改造、立面改造、景观提升和公共设施配套等建设。如今,走在古色古香的临江古街上,“竹格子”依次排开在门前,街道两侧的特色小吃香味四溢,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勾起了人们满满的回忆。在港口溪尾不足1公里的海岸上,7个码头遗址整修完毕。游客漫步在沿岸铺设的木栈道,放眼望去,货轮与小船从江面上徐徐经过,似乎能感受到昔日熙熙攘攘的繁华港岸的气息。在月港船厂内港,拱形的大跨厂房显得格外高大,百米余长的大船模令人惊叹,船厂内各式各样的船舶模型展示着龙海各地不同时期的造船技艺。59组新旧照片定格见证改革开放40年来龙海的巨变。市民李西明说,月港船厂一直“活”在孩提记忆中,现在好了,能再看到船厂热闹的景象了。“刚结束不久的第三届月港文化节,吸引了40多万游客慕名观光。”豆巷村党委书记蔡志杰说,三届月港文化节都在春节期间举办,持续到元宵后结束,主要以彩灯庙会、特色非遗、闽南民俗活动、新旧图片展、全民慢跑等项目展示年月港的文化底蕴,每年都能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不仅推广了月港海丝文化,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增收。如今,豆巷村正在申报乡村振兴省级试点村。在“文化振兴”的道路上,古月港虽入场稍晚,但风头正劲。这个带着海腥味的古镇正释放出强大的活力,似乎告诉人们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想象和可能。来源:福建日报发布日期:年4月3日

又有一网红打卡地!龙海月港海丝馆免费开放(年3月9日发布)

月港海丝馆引来各地游客参观。

位于龙海海澄镇的月港曾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与福州港、泉州港、厦门港并称福建四大商港,曾被定为“海丝”申遗点。为了再现这段历史,龙海在海澄镇豆巷村建起月港海丝馆,陈列番银、陶瓷等珍贵的“海丝”遗物,日前展馆免费对外开放,成为网红打卡地。海丝馆北靠临江古街、南邻观音亭,占地面积多平方米,设置在一座闽南传统民居,整体结构为“两堂四廊”格局,颇具古典韵味。海丝馆分为月港史话、月港遗址、隆庆开禁、明清海商、月港余韵、丝路新语、月港文献7大部分,陈列许多发掘的番银,另有漳州陶瓷、漳缎等。为了给游客优质体验,海丝馆里配置有1个投影大屏、2个大尺寸触摸屏和月港古镇全景沙盘。手指一动,月港7个古码头、九龙江入海口的壮观景象立即再现。厦门日报特派漳州记者黄树金通讯员洪骏文/图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日期:年3月9日

第三届月港文化节海丝古道“新春慢跑”举行(年2月17日发布)

年2月15日,龙海第三届月港文化节海丝古道“新春慢跑”举行,多名运动爱好者齐聚海澄月港古镇。(周志荣郭高杰洪骏摄)

来源:闽南日报?发布日期:年2月17日

第三届月港文化节即将再度开启!海澄春节等你来!(年2月4日发布)

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视觉盛宴

第三届月港文化节

花灯争艳、人流如织,红红火火闹新春!大年正月初一(年2月5号)由海澄镇举办的第三届月港文化节将在月港拉开序幕,月港古镇历史风貌区将设大型花灯展区,并准备丰富精彩的民俗文艺表演,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春节期间享受一场民俗文化的盛宴!

新年新气氛:年第一场奢华的“灯会”即将开始……

届时将

为游客献上一场流光溢彩、似真似幻

浪漫唯美的视觉饕餮盛宴

五颜六色宝石般的彩灯

把这里装点成一个梦幻世界

多种缤纷创意灯光点亮整个月港

简直美的不要不要的!

......

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

还是一场吃喝玩乐购为一体的狂欢会

特色小吃,吃吃吃!

来自印度的飞饼,秒上抖音热门

碳烤棉花糖,好吃得不要不要哦~

30厘米长的薯条,你吃过没有~

超大根的网红拉丝热狗~

长沙的黑色经典臭豆腐

新鲜看得见垦丁炸鲜奶!赞!

花不赏,无肉不欢,吃肉肉啦~

超多美味集一处

总有一款让你流连忘返~

必须有一点好玩儿的东西

才能填补这颗无聊了一个冬天的心

剪纸、糖画、捏面人...

手工剪纸

小朋友最喜欢的手工糖画~

大师手写春联

当然也少不了捏面人~

有这么多好玩又好看的小玩意儿

这个春节

就带着孩子来一起看看这些

濒临失传的传统手艺吧

沿街更有财神人偶分发金币巧克力,听说收到的人,新一年福运财运都很旺哦!

在古街漫步你将会看到一幅超长的海丝画卷,发挥你那妙手,用马克笔在海丝画卷上描绘自己对海丝的印象,描绘美丽的未来海丝。

正月初一:盛大隆重的开幕式专场

正月初二:专场

正月初三:专场

正月初四:专场

正月初五:专场

正月初六:专场

文化节时间:年2月5日至年2月19日

地点:月港历史风貌区、月港广场、月港儿童公园

月港文化是龙海的骄傲

传递骄傲,传播文明

从我开始!

让更多的人了解月港文化

是身为龙海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来源:龙海旅游发布日期:年2月4日

龙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海丝月港遗址保护的通告(龙政综〔〕号)(年12月30日发布)

龙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海丝月港遗址保护的通告海澄月港是明朝中后期我国东南沿海的主要贸易港,是当时东南沿海与东西洋的贸易中心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融合交接的启航港。其中月港码头遗址及古街已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的预备名录,是“海上丝绸之路·漳州史迹”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对月港遗址的管理工作,进一步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漳州史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月港遗址的规划保护范围(经专家初步确定的遗产核心区面积为7.25公顷,四至边界如下:东至客运码头西侧建筑,南至龙海市配合饲料厂前门,西至溪尾码头水塘边,北至九龙江南港大潮高潮平均潮位40米。缓冲区面积为11.88公顷,四至边界如下:东至轮渡码头,南至港口水闸,西至普贤码头东西水塘,北至九龙江南港大潮高潮平均潮位米)内,禁止进行以下行为:一、未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新建、扩建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擅自修缮改变或毁坏码头遗址设施原貌及古街原有建筑物。二、在遗产及其保护设施、保护标志上张贴、涂污、刻划,破坏或擅自增加保护区内路标、标牌、标识,设置户外广告设施、修建人造景点等。三、在九龙江河道保护区内采砂,设置围栏捕鱼,放养贝类等养殖活动,引进与当地生态环境不相协调的外来生物物种。四、在九龙江堤岸保护区内新建码头、运输货运通道及各类工矿企业、堆场。五、侵占、覆盖、改道、堵截月港遗址周边水域,在江面上搭建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六、存储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物品。七、损毁原有庙宇、古树及向九龙江排污、倾倒垃圾等行为。八、随意拆除和毁坏码头遗址的条石、围墙等设施。九、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土地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及其他危害遗产的行为。若有发现上述行为者,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本通告自颁布之日起执行。龙海市人民政府年12月21日龙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年12月21日印发

来源:龙海政府网发布日期:年12月30日

踏访月港观窑赏瓷海外华媒:讲好“海丝”故事(年11月24日发布)

海外华文媒体参观月港船厂,驻足观赏。 张斌 摄每家每户门前都立着一床竹席,不足一公里的海岸线就有七个码头和七座庙……第一次来到位于福建漳州龙海市海澄镇的月港,目睹这些民风民俗,美国《亚省时报》社长甄凯婴惊叹不已,“这在别处是没见过的。”“行进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11月21日至24日在漳州市举行。连日来,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踏访龙海月港、南靖东溪窑址,探寻“海丝”遗迹。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月港,早在16世纪开始就逐渐兴盛起来,一度成为外贸通商口岸,与汉唐时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时期的泉州后渚港和清代的厦门港,并称福建古代“四大商港”。“海外华媒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甄凯婴表示,要讲好“海丝”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月港,了解福建的“海丝”文化。走进月港,也是香港中国通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尔冬强期待已久的。参观月港“海丝馆”,实地考察月港古码头遗址,尔冬强“非常兴奋”,他说,看到古老的造船厂建筑,从中可以感受到当时造船业的兴旺景象。让尔冬强更为欣喜的是,当地政府和老百姓把这些“海丝”遗迹保护得很好,“看着各种各样的庙宇、古民居,这么小的村庄也有自己的一个博物馆,还有小型造船厂在造船,这些都是令我觉得很高兴的一件事情。”不只是月港,南靖东溪窑也是漳州的一处重要“海丝”遗迹,是明朝中后期经“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外销瓷的重要产地。彼时,这里烧制的瓷器经月港输出海外,流传很广,远销东南亚、日本、欧洲甚至非洲一带。在南靖东溪窑博物馆里,看到种类丰富、工艺精美的东溪瓷,中欧新闻社总编辑黄频感慨不已,“能够看到当时贸易的盛景。”尔冬强也说,要把“海丝”文化发扬光大。(完)(张金川何凌霄夏惠娟)

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日期:年11月24日

龙海:月港广场国庆前迎来首秀(年9月28日)

28日,记者了解到,月港广场于9月30日至10月7日举办为期8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及灯光美食娱乐嘉年华活动,龙海市广大市民热情参与。据了解,月港,是明代福建四大商港之一,位于今龙海市海澄镇,在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龙海市月港广场项目位于海澄镇山后村,规划总用地面积平方米,计划容纳36家大排档及2座自选海鲜区,停车位个,项目的建设旨在通过结合闽南饮食文化传承月港海丝精神,展示龙海文化,打造集购、吃、娱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

来源:漳州新闻网发布日期:年9月28日

献礼国庆!月港集团“月港广场、月港儿童公园”等多个项目开放使用(年9月27日)

近期,集团各项目工地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既定的目标任务。其中疏港公路右幅、侨村路、月港广场、儿童公园等四个项目计划于国庆前对外开放,为祖国六十九周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疏港公路项目全长8.24公里,为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双向六车道,路宽41.5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设有污水、雨水、原水、给水、通信、电力、燃气等市政配套管网,计划总投资约5.5亿元(其中建安总投资3.37亿元),工期为16个月。道路主体由招商局中银开发区出资,市政综合管网配套由龙海市出资,由市路桥公司负责代建。计划国庆节前道路右幅通车。侨村路道路南起人民路,北至锦江道,全长0.78公里(其中含0.5公里新建道路和0.28公里改建道路),宽18米,含道路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沥青混泥土路面,双向四车道为城市次干道,计划国庆节前通车。

月港广场

项目位于海澄镇山后村,规划总用地面积平方米,计划容纳36家大排档及2座自选海鲜区,停车位个,项目的建设旨在通过结合闽南饮食文化传承月港海丝精神,展示龙海文化,打造集购、吃、娱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月港广场将于9月30日至10月7日举办为期8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及灯光美食娱乐嘉年华活动,届时诚邀广大市民前往参与。月港儿童公园项目坐落在海澄镇草尾自然村,为湿地公园北区项目,总投资约万元,规划用地约亩,是漳州首家儿童主题公园。该公园融合了滨水、湿地、植物绿化等自然景观,设有零深度戏水池、童玩沙坑、爬拓展、植物迷官、儿童滑梯等设施,结合植物绿化,计划建设一个集儿童娱乐、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公共活动为一体的场所,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福利和城市发展成果。儿童公园将于国庆节前对外开放。来源:月港集团发布日期:年9月27日

龙海月港:海丝休闲旅游小镇二期工程进入设计招标阶段(年6月26日发布)

25日,记者从龙海市海澄镇政府了解到,月港海丝休闲旅游小镇二期工程目前进入设计招标阶段,规划建设内容包括容川、溪尾等七个码头、纪念碑及其周边环境改造提升。

据了解,小镇一期工程已年12月完成,完成投资近1亿元,完成观音亭周边民居修缮恢复,新建观音亭戏台、观音亭牌坊、妈祖庙戏台,景观工程及配套停车场;修缮临江古街传统民居、古码头、晏海楼风貌区及月港海丝文化展示馆,恢复临水吊脚楼风貌,建设近米景观木栈道和1座月港船厂,完成栋民居立面改造,修缮64座古建筑。年以来,春节期间,小镇成功举办两届月港海丝文化节,吸引近50万人次游客。

来源:漳州新闻网发布日期:年6月26日

龙海市第二届月港彩灯庙会文化节:古港追寻海丝文化(年2月19日发布)

张灯结彩的古街、华丽壮观的庙宇、红瓦白墙的古民居群、静候潮汐的古码头……正月初一至十五,龙海市第二届月港彩灯庙会文化节在海澄镇热闹上演。文化节以“海丝古福迹,月港新时代”为主题,通过彩灯庙会、民俗表演、古街寻宝、月港船模展、全民慢跑等活动,唤醒人们对古老月港的回忆。正月初三,龙海市民林国平和家人一起逛庙会。说起老家海澄,林国平心里满是回忆。“过年揣上压岁钱,跟着小伙伴上街买糖吃,一起跑到观音亭前看大戏,一玩就是大半天。”林国平说,可惜后来月港码头昔日繁盛不在,海丝味淡了很多。年以来,海澄镇重新修缮河川码头、建筑古迹。通过举办月港海丝文化节,全面展示年来月港的庙会、花灯、美食及历史文化。在港口溪尾不足1公里的海岸上留有7个码头遗址,犹如点缀在月港怀中的七颗璀璨明珠。数千名游客漫步在沿岸铺设的木栈道上,仿佛感受到船来船往、熙熙攘攘的繁华港岸气息。行至月港船厂内港,大型的船形花灯夺人眼球;船厂内各式各样的船舶模型展示着龙海各地不同时期的造船技艺。市民李西明说,月港船厂一直“活”在孩提记忆中,现在好了,能在庙会上再看到船厂热闹的景象了。据统计,仅正月初一至初三,文化节已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记者 黄如飞 苏益纯 通讯员 龙闻 洪骏 陈晓琼)来源:福建日报发布日期:年2月19日

龙海“畅游月港古镇品味海丝文化”系列活动吸引上万游客(年5月1日发布)

4月29日,龙海市海澄月港古镇热闹非凡,“畅游月港古镇品味海丝文化”大型系列活动迎来上万名游客。健身跑、广场舞、寻古街、游码头、赏花海、听乡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更是吸引周边群众踊跃参与。

“月港杯”全民健身慢跑活动有上千名群众报名,年龄最小6岁,最大72岁,沿着月港环城跑4.5公里;广场舞邀请赛有29支参赛队伍“一较高下”;美食节则汇聚了富有当地特色的鸡蛋饼、麻糍等小吃,阳光移动厨房林其元带来的“新型烤猪蹄”,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品尝;以海丝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晚会,为游客献上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视听盛宴。(记者邓娜通讯员洪骏文/图)

来源:闽南日报发布日期:年5月1日

第二届月港彩灯庙会文化节海丝古道“新春慢跑”鸣枪开跑(年2月24日发布)

2月23日下午,由龙海市海澄镇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月港彩灯庙会文化节海丝古道“新春慢跑”在月港古镇观音亭鸣枪开跑,近名跑步爱好者齐聚一堂,沿古镇各个景点环跑4公里,点燃新春健身热潮。参赛者们在古街、古码头、月港船厂中慢跑,队伍有序行进,成为一道全民健身的独特风景线。参与者沐浴在阳光下,畅游海丝古道风采,一洗春节胡吃海喝的“油腻”,以全新姿态迎接新年挑战。洪骏摄来源:闽南日报发布日期:年2月24日

20万游客热捧龙海月港文化节(年2月14日发布)

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六,为期17天的首届龙海月港文化节活动,吸引了近20万游客前往,着实让这座海丝古城“火”了一把。本次文化节以“月港寻踪,逐梦海丝”为主题,以月港历史风貌区为主会场,在莲花公园举办龙海特色食品展,城隍庙、天后宫设灯谜会,临江古街设龙海特色美食街。此外,具有浓烈闽南特色的竹竿跳、花样绣球、攻炮城等民俗活动也相继开展。月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历经六百年风雨洗礼,至今仍保留着七大临海古港口、城隍庙、观海寺、帆巷、晏海楼等丰厚的古迹遗韵。(洪骏郭倩兰张辉文/图)

来源:新华网发布日期:年2月14日

龙海:欣赏月港风貌重温海丝古道(年9月27日发布)

龙海月港新貌。

“龙海之旅”系列报道海丝文化主线漳州龙海市海澄镇的古月港,为明代中期的中国重要贸易港口,曾经辉煌历时两百多年,被定为海丝申遗点之一。去年以来,龙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丝文化的建设,投入巨资整治保护好月港风貌区,提升建设月港新区,重新打响“月港”名片。如今,观音亭片区、临江古街片区、古码头遗址公园片区、月溪两岸片区等得到恢复,督饷馆、晏海楼公园的重建工程也在进行中。

月港景区风貌。(本报记者张奇辉航拍器摄)

漳州月港:开辟“陶瓷之路”漳州月港,亦名月泉港,地处九龙江中下游至入海口处,因其“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其形似月,故名月港。”明初,泉州后渚港因“靖倭寇”等政策走向衰落,而月港因地理因素取而代之。从明宣德(年)起,月港开设“洋市”,部分开放海禁,百年间成为“海舶鳞集,商贾咸聚”之地,后成为唯一合法的民间海外贸易港口,通商47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通向东南亚与西亚、拉美及欧洲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了世界有名的“陶瓷之路”,被誉为“闽南一大都会”、“小苏杭”。明万历后,月港转入衰落。月港与汉唐时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时期的泉州后渚港、清代的厦门港并称福建古代“四大商港”,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港两市一街区历经六百年的沧桑巨变和岁月斑驳,如今月港保留比较完整的有晏海楼、城隍庙、文庙、萃贤坊四处遗址;原有的七个商市中仅存有临江古街、帆巷古街的几间明代原貌旧店,其余都在不同年代湮灭。经修缮,一公里内原有七个对外商贸码头也重见天日。经过一年多的整治,月港历史风貌区已还原:一港、两市、一街区,即月港码头遗址、帆巷和临江古街、解放路历史街区。如今,东至海澄镇大众北路,西至豆巷村普贤码头道路,南至省道,北至九龙江南港南岸皆属于月港历史风貌区范围。古街:不少店面保留明清原貌龙海月港保留古风貌的街道。徜徉在古香古色的帆巷和临江古街,参观古色古香的古商市遗存,仿佛置身于商贾云集的历史场景。如今,七个商市街中仅存米长的霞尾街(即临江古街),还有米长的豆巷、帆巷这两条古街,其中不少店面还保存明清代原貌,成为了人们怀古的场所。两条古街皆保留旧时格局:大门在中间,两边开“店窗”,各开齐腰高的木横窗,白天往下一拉,就像现在的橱窗一样,可以展示摆放在内的商品,晚上打烊了,往上一拉,就和四周的墙壁严丝合缝了。据记载,临江古街,开行立店,家家做生意,店面行户林立。当时的月港,街市商市范围约5平方公里,分别有珠宝行、药材行、棉布行、丝绸行、杂货行、箍(豆饼)行、铸鼎行、糖行、丝线行、鱼行、纸行、木材行、茶行等,至今仍留有十三行地名。七个主要商市全被水网环绕,因此人们称月港是“海国”,亦称“水国”。古码头:一公里长海岸设有七个码头容川码头遗址。作为古月港遗址的核心区,保护和开发热潮正在兴起,七个古码头引来了无数专家学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xs/6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