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记载的是岁月
留守的是过往
新照片
定格的是变迁
展现的是希望
在龙海成长或生活的你,一定有着许多回忆和故事。《改革开放40年新旧照片看龙海》征集活动期间,我们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投稿,这些照片从方方面面展示着龙海岁月变迁中点点滴滴的变化。经过筛选,我们将这些照片归类分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会与您一一分享,一起聆听岁月的呢喃,一起感受时光的沉淀。今天请看第一期《她叫石码》。
她叫石码
背靠紫云山,面向九龙江
这里四季常青,繁花似锦
她叫石码
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城镇
原与石狮、涵江并称福建"三大名镇"
前人这样描绘她:一自海氛息,安歌乐土中
她叫石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的沧桑被如今的高楼取代
她的样貌在年岁里更显活力
她的身姿,在前进中挺拔
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石码的街道?
是否还记得初来石码的样子?
不知不觉间
我们长大了
她也变了模样
现在让我们来一起说说记忆中的她
石码航拍图▲郭高翔
▲郭高翔
拍摄时间:旧照:《龙海县志》年版,新照:年
摄影人:郭高翔
拍摄者说:多年前从《龙海县志》上看到这样一组照片,航拍了当时仍是龙海县的县城。照片中已建埠年的县城石码却更像一个刚刚初露锋芒的少年,新落成不久的九层楼华侨大厦和八层楼老年活动中心的高度在老照片中已是名列前茅,更多的是低矮的红砖红瓦闽南风建筑。照片拍摄后不久龙海撤县建市,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如今二十五年过去,石码风华正茂,中心城区面积也不断扩大,包含了海澄和榜山的部分区域。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鸟瞰大地变成不再那么来之不易,无人机的视角中,许多座百米高楼拔地而起,美丽的锦江道随着母亲河九龙江不断延伸,像健美的臂膀将市区紧紧环抱,公园、学校、商场、道路、桥梁、工地表明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不会停下它前进的脚步,必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石码锦江道新旧照片对比拍摄时间:旧照:年左右,新照:年
拍摄人:蔡志军
拍摄者说:旧照片收藏于旧书摊买的旧书。最大的感受是锦江道变化巨大,从以前小小的一条马路,变成了如今宽敞明亮、高楼林立的沿江道路,道路两侧也做了步行道,早晚散步锻炼的人很多,居住环境很好。
石码东部?锦江道旧貌换新颜拍摄时间:旧照:年新照:年
摄影人:方通泉
拍摄者说:龙海市区东部锦江道的城市建设是较早动工的,旧貌沿着九龙江往厦门方向,原来的蜜饯厂、造船厂、竹厝码村、花轴陶厂以及砖瓦厂,经过16年,锦江道旧貌换新颜,成为市民休闲和健身的好去处。
圆圈▲黄跃南
▲黄跃南
▲洪骏
拍摄时间:旧照:年左右新照:年
摄影人:洪骏
拍摄者说:这是小石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CBD区域,处于解北、解西、解南、打石街交汇路口,因呈圆形而得名。“下半圆”:九州药店和家电商铺依旧活跃至今,“上半圆”是两家国营百货公司,那可是当时市民逛街时必去的商场,不知留住了多少人的青春回忆。记得我人生第一瓶可口可乐,就是在百货公司里买的,那感觉倍儿爽。每当夜色降临,百货门口就成了食客们的小吃天堂……最终它还是结束了历史使命,在城市发展浪潮中旧貌换新颜,变身红树林商住小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周边闽南骑楼老街历史遗存完好,当年《三坊七巷》摄制组来龙海拍摄时,就特意到圆圈取景。
思及此,我的脑海里回响起巫启贤那首《团圆》:
“用爱围一个‘大圈圈’
梦就算
再遥远
心里有家就会团圆”
运辉花园的变身▲黄跃南
▲郑建国
拍摄时间:旧照:年左右新照:年
摄影人:郑建国
拍摄者说:动力机厂,原名机器厂。是当时龙海的重要企业,专门生产柴油机。改革开放以后,机器厂对用工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计件工资和奖金制度。这种改革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了工厂的活力。在83、84年工厂的发展达到了鼎盛阶段,工厂也随之更名为“龙海动力机厂”,当时家里有人在动力机厂上班可以说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工厂的发展受制于体制,逐渐被时代所淘汰,到如今只留下一排排废弃的厂房,这令不少曾经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唏嘘不已。现在,动力机厂上盖起了运辉花园,过去人们为梦想奋斗的地方,变成了更多人的梦想家园。
新华书店▲黄跃南
▲王爱芬
拍摄时间:旧照:年新照:年
摄影人:王爱芬
拍摄者说:对于出生和成长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来说,每个人的心中可能都藏着一座新华书店,它就像一座充满谜团的城堡,无时无刻吸引着你。由于消息来源比较单一,书店里面的书籍成为人们探索外面世界,满足求知欲的重要渠道。记得小时候口袋里只要有几毛钱,便会光着脚丫,飞奔过现在街心公园前面的石板路到新华书店去买连环画。最喜欢的是《铁道游击队》一类的抗日书籍,当时的自己还看太不懂,便老缠着爷爷让他讲给我听。如今,爷爷早已过世,但每当回忆起他,总有一幕是他怀抱着我,为我讲解从新华书店买来的连环画的画面。如今,新华书店还在,周围的环境却已大变样,石板路变成了柏油路,人们看书也用起了各种APP,只是每当看到新华书店四个字的时候,心里总有一丝暖意涌动。
美丽的锦江道拍摄时间:旧照:年新照:年
摄影人:郑亚裕
拍摄者说:锦江道港岸路段,以前是自然形成的弯形堤岸,因此成了江面垃圾回流冲积的地方,常年垃圾成堆,水葫芦长了一米多高,加上道路崎岖难走,行人很少会到这里。现在新建的堤岸,有石柱与不锈钢为一体的护栏、彩色的石板地砖,还有九龙柱和人像艺术石雕,花圃里百花齐放,步行道两旁树木成荫。不远处还有公园,里面配备了健身器材,为人们早晚散步、健身休闲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环境。
人民路▲黄跃南
▲方勇顺
拍摄时间:旧照:年左右新照:年
摄影人:方勇顺
拍摄者说:这条人民路是龙海市石码镇的一条东西主干道,人民路与工农路在此交汇,因此人流量大。老照片里的人民路,街上人来人往,营业的店铺随处可见,颇为热闹。随着旧路逐渐转型,沥青路取代了水泥路,路上人们的交通工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街上最常见的从28自行车变成了各式家用小车,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感叹经济发展之快。
街心公园的变迁拍摄时间:旧照:年左右新照:年
摄影人:郑旺榕
拍摄者说:龙海石码街心公园,原是龙海县汽车公交公司汽车站。改革四十年来龙海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石码镇市区建设,旧车站于一九九三年三月拆除,改建为现街心公园。目前,该公园已成为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好地方和市民早晚跳舞、散步、休闲的场所。
石码不夜天▲黄跃南
▲陈玲玲
拍摄时间:旧照:年左右新照:年
摄影人:陈玲玲
拍摄者说:一座城,不仅有白天的车水马龙,还有入夜后的歌舞升平。城市的活力,在白天是无法完全体现出来的。华灯初上,褪去一天的繁琐,小石码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裙子,展现出她婀娜多姿的一面。老照片拍摄的时间大概是九十年代初,那时的小石码只有那屈指可数的几条“繁华”道路,现如今航拍照片中石码已是万家灯火、色彩斑斓,无不向世人展示它四射的活力。
一座城
带着一片记忆
城市滚滚向前
时光依旧鲜活
一座城
繁华变迁
熙攘纷纷到喧哗错错
日落枕暮到霓虹不夜
她就是石码
Wonderfulreview
往期精彩回顾
最新版龙海城市宣传片出炉,转发起来…
中共龙海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召开
龙海市科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讨班开班
骄傲!我们龙海频频亮相央级、省级主流媒体,你都看了吗?
时长2分22秒,央视《新闻联播》点赞龙海的背后...
来源/龙海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xs/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