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场办公推进宜居环境建设
2.市领导到东园镇埭美古村家风堂检查指导
3.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4.九湖花卉搭上了“互联网+”
5.普及气象防灾减灾趣味游戏与知识同在7.医院:健康中国科普助力
8.高聪发——盛开在城市里的“黄玫瑰”
9.车辆违章曝光
来源/龙海网
编辑/许玉英林芃
“龙江颂歌”主题项目核心工程进入收尾阶段5月11日,龙海市榜山镇“龙江颂歌”主题项目核心工程工地上,工人们正忙碌着宝珠岛上的树木种植等绿化收尾工作。目前,主题项目核心工程的古窑陶艺文创园和龙江文化园已进入收尾阶段。其中,龙江风格展示馆布展正在设计中,陶艺文化研究展示馆、陶艺工坊、DIY工坊等即将投用。
高聪发——盛开在城市里的“黄玫瑰”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穿橘色制服,穿梭于大街小巷,他们任劳任怨,起早摸黑,从事着城市最脏、最累的工作。他们就是我们的“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今天的劳模风采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个城市里最可爱的人。
手执扫帚扫一年,扫地面积共达万平方米,约亩土地,扫秃的扫帚要多把。这是我市石码环卫所的环卫工人高聪发一年的工作量。20多年来,他从当年的46块钱工资做起到后来的块,低微的收入未曾让他改变过自己的初衷。“清晨东方未见光,寒气袭人透身凉。千家万户尚熟睡,环卫工人已上岗”这首打油小诗向我们道出了这位“马路天使”的艰辛。
漳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石码环卫所环卫工人高聪发:环卫工人是很辛苦,早上4点钟就出门扫垃圾,得一直到七点才能停下来,有时候肚子饿了就是到路边随便先吃一碗卤面,有时候到年节,特别是春节的时候,得忙一天,要扫二三十车的垃圾,到围炉想吃顿团圆饭也得到晚上12点,甚至一二点钟。
这是高聪发时常光临的一家小店,就在石码环卫所的旁边。
高聪发:老板,来一碗三块钱卤面
高聪发每次清晨收工后,有时候家里人都还在梦乡,为了不打扰到他们,一碗三块钱的卤面便是他早餐的选择,往冒着热气的卤面中加入一点辣椒,不多时饱餐的肚子便扫除了清晨开工的疲惫。一整年的忙忙碌碌,对于高聪发来说,不能陪着家人春节守夜是最大的遗憾,今年已近60的哥哥提起这件事情,一时也情难自抑。
哥哥高聪明:遇到除夕夜,家里的老人都在等他回来围炉,大家等到十二点多全家才开始围炉,围炉完天还没亮,正月初一还得再出门,这非常幸苦,希望群众能更多的理解他们的工作。
如今的高聪发因为工作出色,所里也给他换了个卫生管理员的工作,可是即便如此,每每有同事工作周转不开,不论工作多脏多累他都从未计较,热心帮忙。
工友周达亮:有一次纸厂宿舍楼的垃圾道被堵住,从下面一直堵到5楼,机械进不去只能人工去清理,因为垃圾道的空间非常狭小,人钻进去清理垃圾上面有重物往下掉,清理的过程中有时候上面还有人继续扔重物下来,挺危险的,他从不二话,一个人坚持把它清理完。我从招工跟聪发已经认识20多年了,有时候别的工友身子不爽,没办法上班,他经常自己的工作做完还主动帮助别人。
工作身份的转变还未使老高的心情稍稍放松,一件突发事情却让他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漳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石码环卫所环卫工人高聪发:我刚调换工作没多久就碰到一次交通事故,工人晚上十一点半(扫地)的时候被车撞到,当时马上给他打电话,医院抢救,等到他恢复才移交给他家属,希望广大开车的朋友,遇到这些环卫工在工作的时候能把车速放慢一点,注意安全。
正因为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现在老高每天下去督查都一定会叮嘱工友们注意交通安全,在路面工作时要穿好反光背心,决不能贪图方便随意横穿马路或翻越栏杆。同时也希望人们能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车辆拐弯时的一声喇叭,过积水时的缓慢趟过,便是一份尊重。马路与孤灯相伴、寂寥与沉默为佐,当拥挤的汽车停止了运行,喧闹的街道恢复了平静,他们开始用辛勤的汗水洗刷着城市的污垢,为人们装扮着一个个崭新的黎明。
普及气象防灾减灾趣味游戏与知识同在为纪念5.12气象防灾减灾日,5月7日下午,龙海市气象局在市图书馆开展以“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为主题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公益讲座。
讲座从近百册《雾和霾》精美宣传画册的发放拉开了序幕。手持画册翻看的小听众们,由黄丹梅老师的指引渐渐进入讲座正题,一番别有趣味的气象知识讲解引领大家认识了气象灾害类型、预警信号以及气象灾害的多种防御方法,接下来是一场李明亮老师主持的有奖竞答,引得现场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在互动环节中,小朋友们根据游戏规则,随机抽取“分享阳光,分担风雨”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卡片,以《我眼中的气象》为主题讲出自己所经历过的气象故事。在整个讲座过程,老师们紧抓少年儿童的心理,动静结合,循循善诱,满足了小朋友们好奇的心理,讲座在现场动手制作气象模具过程中结束,通过一系列学习环节的设定,步步深入,引导大家在遇到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自身安全,避免灾害的发生,让安全常驻身边。
九湖花卉搭上了“互联网+”龙海市恒隆园艺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做花卉出口,从去年开始,搭上了“互联网+”的发展快车道,也做起了电商花卉业务,一年时间过去,电商花卉生意发展的红红火火。
在恒隆园艺的花卉包装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进行花卉包膜、装箱、贴标签、打包。货物发往的地区多而广,有广州、成都、云南等地。据了解,年年初,恒隆园艺开始尝试花卉电商业务,开办德隆农场淘宝店铺,主营多肉植物等小盆栽。
恒隆园艺总经理刘德龙:因为现在互联网发展速度特别的快,我们这里本地资源非常的丰富,所以我们在做出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电商。
由于九湖镇的花卉产地优势,大大减少了物流成本投入,刘德龙的花卉电商业务很快有了起色,并于去年底成功并购泉州德化的轩晨陶瓷馆,并利用其轩晨园艺淘宝店铺,开拓市场,业务量大大增加。
恒隆园艺总经理刘德龙:我从一家电商发展到现在有两家电商,从开始起步有一年,到现在每天的营业额大约有五六万。
刘德龙介绍说,每天五六万的营业额在全国花卉电商的排名在十五名左右,这更加坚定了他发展电商的信心,争取到年底做到前十名。
恒隆园艺总经理刘德龙:下一步,继续扩大我的营业额,进一步完善平台,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11日,全市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是以社会保险全覆盖为目标,通过信息比对、入户调查、数据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等措施,对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核查和规范管理,从而推进职工和居民全面、持续参保的专项行动。登记对象主要是全市户籍人口和持有本市居住证一年期限以上的外来人口,登记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就业情况与个人参保信息。会议要求相关部门要摸清所属地区的参保对象,将其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对参保人的全员管理、动态管理和精确管理。副市长李施军及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我市分会场参加会议。
市领导到东园镇埭美古村家风堂检查指导11日下午,漳州市委常委、我市市委书记张祯锦,市委副书记、市长郑隆松,市人大主任郑明福到东园镇埭美古村家风堂检查指导布展工作。
检查中,市领导一行仔细查看每个主题展室,详细了解每个作品背后的含义,指出家风堂布展既接地气又朴实无华,展示了寻常百姓家的家风家训,反映了埭美人家的勤劳质朴,并对家风堂的布展工作给予肯定。
据了解,家风堂选用埭美古村“三人公”祖厝进行保护性修缮,以“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为主题,挖掘古村燕尾古厝整齐划一蕴含的“和”文化及“家风”内涵,分为“家和人乐”、“家誉满堂”、“家和万事兴”等8个主题展室。目前布展工作进入尾声,近期将免费为市民开放,届时将成为埭美古村观光旅游的文化驿站。
市领导苏森荣、陈爱棋、康文将、许伟宏参加调研工作。
现场办公推进宜居环境建设5月11日上午,漳州市委常委、我市市委书记张祯锦,市委副书记、市长郑隆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明福,市政协主席高伟强,到榜山镇现场办公,加快“龙江颂歌”主题文化公园建设。
张祯锦一行先后察看了宝珠岛环境整治提升和洋西古窑陶艺文创园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并听取相关工作汇报,研究加快项目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龙江颂歌”主题项目的建设,首要目的和立足点是创建宜居环境,打造干净整洁生态的生活场所,为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进一步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截止目前,宝珠岛环岛慢道、景观桥和绿化提升已基本建设完成,进入工程扫尾阶段;古窑陶艺文创园已完成大师工作室、生活馆、艺术馆等主体结构建设和古窑修缮及周边绿化提升。
就如何加快项目建设,市领导要求,要集中精力,发扬大干、苦干、巧干精神,抢时间抓进度,上足机器设备和施工班组,加快在建施工项目的工程扫尾;要抓好工程质量关,减少人为建设痕迹,打造原生态景观,保持整体协调和自然美;要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杜绝乱搭盖、乱摆摊等各种“两违”现象,加强路面、河道整治,确保道路通畅、水清岸绿;要注重监督管理,对已建成的部分要加大保洁力度,健全日常管理机制和措施,把优美环境保护好、维护好,让更多的人共享生态宜居环境的建设成效。
市领导蔡三蛇、苏森荣、陈爱棋参加检查活动。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浮宫中心小学的学生在塑胶操场上欢快地跑着
5月10日,在龙海市浮宫中心小学,曾获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戴文胜,正专注地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操控航模。他告诉笔者,此前3次参加省赛成绩很不错,今年将继续组队参加8月份福建省第四届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他们是漳州唯一的参赛队伍,也是全省唯一的一支农村学校参赛队伍。在龙海,有很多农村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形成了紫泥中心小学字画教育、白水中心小学剪纸艺术等办学特色,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绘上七彩之美。
优质教育资源天平向农村倾斜
在龙海市紫云新区,实验小学和第二实验幼儿园新校区工地上,施工队正紧张地对校园配套项目进行施工。今年秋季,两校都将投用招生办学,这是教育部门向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这样的承诺,让周边翘首盼望优质教育多年的群众吃下了“定心丸”。“以前总是想把孩子送去市区里读好书,现在家门口就是实小新校区,就不用舍近求远了”。这是新校区周边近万村民共同的心声。同样的期盼、同样的翘首,也将在该市月港分区实现。今明两年该区域将有2所小学、2所幼儿园开工建设,明后两年就能办学,所惠及的面更广、人更多。
城区周边教育在提升,偏远农村学校也在大步发展。在东泗中心小学本部,课间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来到树下的凤凰书吧,津津有味地发声阅读起来。“受益均衡发展,校园硬化美化后,学校就在树下设了这个书吧,给学生一个阅读的空间,效果很不错,”东泗中心陈校长说道,“学校还将逐步完善花文化展示台、竹篱笆劳动基地,让校园文化更丰富。”
“花钱”把农村学校办得更好,龙海从不吝啬。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该市共投入专项资金6.02亿元,用于校舍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寄宿制校舍等项目。今年,该市更是一次性大手笔投入多万元用于塑胶跑道、乒乓球台等建设,投入1.19亿元购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等教学设备,为农村学校发展铺好道路。
农村学校留住了优秀教师
农村学校的薄弱,归根结底,主要是师资力量薄弱。如何把爱教乐教、会教能教的教学能手留在农村乡镇学校,龙海有一手。
渐山小学是龙海市一所较为典型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名学生来自周边4个行政村,有名食宿在学校里。这里的13名老师,不仅要管好课堂教学,还要担负起课堂外的午休、就餐、晚自习等。对此,渐山小学许校长感慨颇深,“为了教好、管好学生,一天24小时常住学校的老师至少得有7个,真的是以校为家”。家住程溪镇区的陈艺华,是山顶上塔潭小学校长,每天大清早她就得骑着电动车赶赴学校,因为山路狭窄、多弯道,16公里的路,再快也要个把小时才能到,碰到雨天山路湿滑,那就更难骑行了。就这样,一天来回两趟,她无怨无悔地奔波了好些年。“虽然辛苦,虽然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但是为了山区里的孩子,值得。”陈校长说道。
为了留住教师,该市下了大力气、做足了功课,从去年开始,该市名农村乡镇教师每人每月可领到元的乡镇工作补贴。而在没有元的乡镇工作补贴之前,教育部门就科学统筹绩效工资,倾斜边远山区、海岛学校教师,每月给予元、元、元的农村补贴。物质上给保障,精神上有嘉奖。该市每年坚持筹措百万元资金,慰问在山区、海岛和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评选扎根山村好教师,弘扬热爱山村教育的优秀教师榜样。同时,对在农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及以上且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已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直接聘任,不占核准岗位数。就这样,爱教乐教之风渐起,教师潜心教育教学钻研,名师队伍雏形显现。目前该市已创建漳州市名师工作室4个,培养出漳州市研究型名师8人、漳州市学科带头人65人、漳州市级骨干教师人,涌现了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杰出人民教师卢明辉,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欧阳雅惠等典型。
均衡发展正当时,作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工作先进市”,龙海将持续完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提高学校综合办学能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xs/4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