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水
荔枝酒在世界饮料博览会上被誉为“中国香槟酒”。九湖庵兜的绿荷包,又称肉丸子,系唐代官府贡品,被称为皇帝荔枝,属荔枝中的珍稀良种。绿荷包荔枝果形小巧玲珑,核小若虚,肉质脆甜,啖之如嚼肉丸,又具荷莲芬芳味道,清新高雅。在九湖生根结果的另一种唐代贡品荔枝是“妃子笑”,该品种为九湖农技站于年从广东东莞引进,现植于内寮农场“百荔园”。妃子笑荔枝起名于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意讽刺唐玄宗不顾劳民伤财,骄奢淫逸,为了博得杨贵妃一笑,派驿吏从岭南(今广东)用千里马不分日夜,换马换人不放荔枝,千里长驱贡运荔枝鲜果至后宫。当年杨贵妃品赏的荔枝品种就是“妃子笑”。
九湖“荔枝海”面积由建国初期的亩发展到年底为亩(连同颜厝镇新老树,约有3万亩,近年由于霜冻老化,产量锐减)。九湖荔枝畅销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江苏、山东、吉林、湖北、浙江、江西等省市及本省各地。其中冷冻荔枝、荔枝罐头远销港澳、日本、、欧美等地。而九湖荔枝也成了果王“使者“,越洋跨海迈向世界,受到外国客商的青睐。
在九湖万亩荔林掩遮下的红砖绿瓦之中,流传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其中有名的除了百花村“林彪首访祭朱祠”、凤凰山鸡母石上“赵紫阳脱口:‘荔海茫茫’绝叹”、木棉庵“郑虎臣诛贾似道”、九龙岭“蔡新寄土地公宰相帽”、琵琶板“康仙侯救死扶伤”、五里亭“潘荣螃蟹穴尚书坟”,内寮瀑布“水鬼洞传奇”等许多可上雅座正堂的典故。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暗留民间茶余饭后的笑谈轶事……
这里边,著名的有如“骗二哥上琥珀岭”的故事:在临近漳州城,也就是今天漳州制药厂所在地背山北麓琥珀岭下的下庵村,相传有一位“我本善良”的妇女,被同村的一个流氓乘其丈夫外出做生意之机,引诱勾搭成奸,其夫回乡后听到了风言流语,也抓出了她露馅的把柄。她反省后悔后,为了弥补道义上的夫节和感情的亏欠,逐与其丈夫合谋设计,约定时间诱请奸夫上琥珀岭再次幽会,被有备而藏的丈夫当场抓奸见丑,夫妻共同杀死了流氓奸夫,并且将他的尸体偷偷的埋于荔枝树下匿迹风雨、掩人耳目……这个故事似乎至今还有“警世恒言”的世俗教育意义。但毕竟是伤风败俗、贪色丧命的人间悲剧!
另一则笑谈虽也属男女情趣,却有美满幸福的结局。有一年夏天某日,一位漳浦籍的秀才应示赶赴漳州府参加乡举府试,路过九湖蔡坑村荔林乡间小道,当下他正满怀信心,哼起小曲奔前程,不经意中抬头忽见一位妙龄村姑正在跨过路径的荔枝树上摘果,由于老荔枝树又高又大,上树要搭云梯又系绑带保平安劳动,下来一趟也不容易,秀才想过路又忌钻女人裤裆招来“秽气”,逐高声在理请求村姑下树让路,村姑也急于摘果赶“时顿”,情急之下向秀才挑战说:“你不是要考试吗?如果我出一个对子上联,你能对上了,我马上下来让路,要是你想不出来,那就罢了,这种学问功夫还用考吗?回头回家吧!”秀才一听,没想到一个乡野女流之辈竟敢妄然出对题,他不假思索地应说:“好,你出吧。”村姑随口出对:“雨溢荔枝枝水滴”,秀才听楞了,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想了半响,竟木讷无言以对,羞愧难当,当下只好认输而无奈地赶回程。他情绪低落地来到九龙岭口,本想歇一歇脚再回家,忽遇南风阵阵,满山的芦荟在风中噼哩叭啦地作响。对于芦荟,漳州人跟北京人一样美称其为“龙舌兰”,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文中写道:“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曰‘龙舌兰’”。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在漳州的乡下,老百姓都俗称其“龙舌兰”,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植物学名叫芦荟。正是这满山迎风飘摇的龙舌兰,使漳浦秀才在郁闷中若有所思,恍然间顿有所悟,其下联应悟而出:“风吹龙兰兰尾摇”,这下联不仅与村姑的上联吻合对仗,同属就地取材寄意,用闽南话说竟成天然巧合、阴阳和谐、情在理中的名联。后话自然是村姑让路,秀才赴考……事后不久,秀才受激生情而托人说媒,村姑也暗恋秀才憨实可爱承应聘礼。这一出巧缘奇对的故事,最终也圆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梦!
荔海听涛,听到的有自然的勃勃生机,也有人文的情俗点滴。故事里延续着新版本,甜果中夹生着苦核肉,这就是荔枝海中的世俗风韵与寻常百姓,他们就以个体而言,犹如一粒不起眼的荔枝,而在漫长的阳光风雨中,由核发芽成株,由树连片,覆盖着一山连一岭,群山逶迤,连绵延伸,汇成了漳州地区拓荒发展的一大奇观,即永远的生态文明“荔枝海”!
来源/文化龙海
主持人/蔡姗姗
编辑/连悉妮
阅读推广/杨德辉
监制/蒋一中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xs/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