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海市 >> 龙海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远去的历史龙海发现鸦片战争英军遗留舰炮

来源:龙海市 时间:2017-8-14

“海澄月港发现了一门大炮”,日前,本报报道村民发现龙海市海澄镇月港容川码头石牌后,有海澄镇豆巷村村民报料,在滩涂里发现了一门大炮。

  昨天,海都记者一睹其真容:虽已锈化,但仍可看见3个清晰的英文字母和一个皇冠。(海峡都市报采编24小时新闻热线)

  对此,龙海市博物馆已经和村民达成意向,要收藏这门大炮。专家查阅资料推测,这门大炮很有可能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军使用过的大炮。历史记载显示,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曾多次到达九龙江水域侵扰。

  渔民:退潮时发现铁炮炮身印有外国字母和皇冠

  发现这门大炮的,是村里的渔民林志良。

  据测量,炮身长90厘米左右,炮重约90斤,炮口直径约10厘米。炮身下方印有“SJS”的英文标志,字母上方还有一个皇冠图标。炮身主体外,还有一个炮架,不过,炮架一侧已变形,只能用砖头垫着才能支起来。

  林志良说,这门炮是在撒网捕鱼的时候捡到的。他在月港附近捕鱼已经几十年了,今年6月,月港容川码头附近滩涂正在清淤泥,加上退潮,淤泥里露出炮身。拿回家时,原本只是想当废铁卖的,由于炮身下方有混凝土凝结,在敲击混凝土时,炮头被震断。此后,这门大炮一直搁在他家院子里,随后铁炮迅速氧化,锈迹才这么多。最近,听人说大炮是古董,他才把这门炮收进家里。

  专家:可能是英军舰炮将保存在龙海市博物馆

  龙海市博物馆馆长郑云说,这门炮是从月港打捞起来的,肯定有文物和史料价值,但是跟月港有没有直接关系,还有待研究。目前,博物馆已经跟林志良协商好,将大炮交由博物馆保存,这两天就会过去跟林志良交接。(海峡都市报采编24小时新闻热线)

  昨天上午,龙海市政协文史委委员洪达勇和纪委文史委员也一同到林志良家中看了这门大炮。洪达勇说,由于氧化得比较严重,这门大炮能够辨识的只有那个皇冠和“SJS”字母,没有发现生产日期和产地、制造者等信息。另外,这门炮炮口较小,可以推断制造的年代应该比较早。根据查阅的一些资料和媒体报道,年,江苏镇江市长江水域也发现过印有同样字母和图案的大炮。经当地考古人员确认,这大炮是一门英军舰炮,是英军鸦片战争时侵略镇江时,被炮击沉江遗留的。由于制造年代不清楚,也不能排除,大炮是清晚期时进口的。

  质疑:鸦片战争期间侵华英军跟海澄有交集吗?

  根据《龙海县志》记载,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后,英国政府于道光二十一年派遣一支“东方远征军”侵华,并多次侵扰海澄县。

  第一次侵犯:年农历六月初三(7月1日),英舰抵达闽南海区。七月廿四傍晚,英三桅船、二桅船各一艘侵入青礁屿(当时属海澄县管辖)窥视,直驱水操台,受到鼓浪屿炮台和海澄屿仔尾南炮台发炮夹击,炮中英船,毁舢板一只,毙敌多人。三天后,英军又连续入侵,但均被击退。

  第二次侵犯:年七月初九晚,英舰队36艘(载兵余人、炮门)驶入青礁屿口集结。第二天早晨,英舰数艘向厦门鼓浪屿、厦门沿岸实施火力侦察,继而英舰列队进港,炮击清军阵地和村庄。白石头、鼓浪屿、屿仔尾等炮台守军三面还击,击伤英舰6艘。(海峡都市报采编24小时新闻热线)

  第三次侵犯:年一月下旬,英军停泊厦门,每遇潮落之时,必来九龙江口水域测量河道深浅,二月底推进至距海澄县治不远的海门岛。当时谍报说,英军将调船来攻打海澄,城区居民闻风逃散,守城兵勇有所震恐。汀漳龙道等长官亲临海澄视察防务后,才安定了民心。

  第四次侵犯:年3月上旬,英军计划攻打海澄县城,但不识海澄航道深浅,于是雇佣渔民掌舵。渔民用计使英舰触礁搁浅,并申辩说,城中已有设防,攻城必遭抵抗,且商民货物早已迁走一空,英军不得已放弃攻打海澄的计划。(海都记者朱加良杨清竹文/图)

别急着走,如果觉得本文不错,那就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xs/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