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海市 >> 龙海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曲周文化名人杜云岚

来源:龙海市 时间:2018-1-15

杜云岚,男,年2月8日出生,曲周县槐桥乡东南寨村人,作家、诗人、文史专家。

杜云岚年毕业于河北师大,任教于曲周一中,年调县文化馆从事文艺创作,年调县文化局任副局长,年退休后赴邯任教,年因病返曲,专事文学创作和史志编纂,至今笔耕不辍。

杜云岚近照

杜云岚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百家,对中国古典文学、外国名著、史志经典尽行拜读,力求学贯中西,通古达今。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文化和文艺创作至今达57年之久,先后有个人专著和与人合编的大书14部,多篇小说、故事、散文、诗歌、词赋、散曲、剧本、曲艺、报告文学、史志、人文、文艺评论和有关文化工作的论文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著述等,为曲周县地方文化建设和传承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被人誉为曲周文化战线上的老黄牛,长青树,活字典,文坛泰斗、文艺领军人物等称号。上世八、九十年代杜云岚同志年富力强风华正茂,先后出席了由文化部召开的全国先进文化馆会议、光明日报社举办的群文工作座谈会、河北省文化厅群文学会举行的连续五次文化馆改革与管理研讨会,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并宣读论文,受到了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和省厅的领导接见。

杜云岚发表的作品

杜云岚同志因成绩显著,荣获荣誉称号多多,主要有:河北省第五次各界人士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进个人;邯郸市第五次各界人士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进个人;河北省第一届群众文化学会先进工作者;邯郸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工作者;邯郸市地方志优秀工作者;邯郸市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曲周县第一批拔尖人才;曲周县宣传、文化系统20多次先进工作者。同时荣获各种文艺作品奖60多项,计有金牌、证书、奖状80多件。

杜云岚在上世纪后期曾任过县文化局副局长、县政协第四届委员、第六届常委、文史资料研究会委员、副主编。学术团体有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省会员、河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邯郸市作协会员、戏剧学会会员、《曲周县志》副主编和续志副主编。因年龄问题,现已不再担任以上职务。因家居县城,工作方便,现仍为邯郸市地方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统战部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曲周县作家协会主席、邯郸市地方文化研究会曲周分会会长、曲周县民俗协会名誉会长、曲周县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曲周文学》总编、《曲周文化》总编之一、曲周诗社总顾问、曲周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和《曲周当代文化名人》主编之一。

杜云岚著作

杜云岚文风端正,格调高雅,始终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时代的主旋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视野开阔,题材广泛,既有对先贤英烈丰功伟绩的继承,更有对当代各领域英模人物的赞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体现出一个老文化工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

杜云岚同志心不旁骛,聚力凝志,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潜修和磨炼,掌握了文学创作,史志编纂的方法和技巧,所写小说不论是历史的、章回的、传奇的还是现代的、通俗的都是有曲折起伏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娴熟地运用了小说对人物肖像、行为、语言、环境、心理、细节等描述方法,有铺垫,有发展,有高潮,有尾声,使典型人物的形象个性化,立体化,鲜活生动,呼之欲出;所写诗、词、歌、赋、曲艺、散曲,古今体兼有,以歌颂为主,兼有咏史、述怀、忆旧、赠答之作,作到了以诗言志,情景交融,对仗、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运用得体,读起来朗朗上口,振气提神,不少诗篇被人选用,在诗歌朗诵会演出;所写剧本,深得“立主脑,减头绪,设悬念”的精义,唱词优美,道白富于节奏韵律多由剧团演出;所写史志及人文作品,力求观点正确,史料翔实,定位准确,语言平实,以期起到“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达到古为今用之目的。

杜云岚和同仁李光清

杜云岚文学著作颇丰,系高产作家,主要著作有:

第一部著作《玉堂春外传》,该书共收入通俗小说篇,40万字,作为民间传说故事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于河北省《大众文艺》的作品有:《情史留香》(中篇)、《孔方兄乱点鸳鸯谱》;刊载于山西《晋阳文艺》的有《桃花泪》(年度获奖作品);刊载于《河北故事》的作品有《玉枣奇缘》、《彭希武义聘瞽女》、刊载于《邯郸文艺》的有《书生仗剑》、《王景隆传说》、《洞房花烛夜》等。

杜云岚著作

第二部著作是《凤城明珠》,系作者诗赋、散文、戏剧选集(第一集),刊载作品64件,40万字。主要作品有刊载于邯郸日报的诗歌《曲周赋》、《曲周八景》、《小平颂歌》等;散文有刊载于邯郸日报、社会博览、邯郸文化、邯郸决策、赵文华等期刊上的《慈母手中线》、《我的父亲是农民》、《我悔当年曾追星》等;戏剧作品有曾在省调演中获奖和在省《大舞台》杂志发的作品有《月夜思亲》、《财苑之花》、《三妯娌》等,在市调演中获奖和由《邯郸戏剧》、《邯郸文艺》发表的有《姑嫂会》、《郭企之》、《千秋伟业》、《情系社保》、《二翠和大牛》等,在省、市巡逻演出的有《红丝带》;《二翠和大牛》久演不衰,并由外省市移植演出。

杜云岚创作的《曲周之歌》

第三部著作是《曲周先贤英烈传》,内容为作者在邯郸电视台“丛台大讲堂”栏目中的讲稿,讲稿洋洋10多万言,播出时万人争看,先睹为快,形成轰动效应,出书千册,不到一月时间销售一空。

第四部大作是《古风新韵》,系作者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的第二集,小说有在邯郸《赵都采风》上连载的《侠仙传奇》力作《圣母?村奶奶》、《异国侠侣》、《彩云托月》等;散文有刊载于河北日报邯郸日报,邯郸人文等报刊的《老马识途》、《曲周龙灯》、《曲周牌坊知多少》、《穷源溯流探骊得珠》、《鸟瞰引玉集》等。精品之作《龙海公园记》、《尚书阁序》一经在《曲周文学》发表,便由多家媒体转发;诗词部分多为新作,以《龙海公园十二景》、《社会新风尚》、《军星,我为你骄傲》最为受人欢迎;戏剧部分有古装戏《忠烈李若水》、《三下轿》、现代戏《乐作公仆》等。

第五部作品是人文之作《今古曲周》与人合编,本书是曲周县第一部融史志,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开山之作,为以后的同志或多或少作为借鉴,或转载改编,功不可没。

杜云岚著作

第六部编著是《人杰地灵话曲周》,由县档案局王桂霞主编,杜云岚为副主编主要撰稿人。

杜云岚志在文学创作,但由于工作需要,受领导安排从事于地方志编纂,20多年来占去了他大半的精力和时间。他甘于寂寞,埋头笔耕,先后编纂了通志《曲周县志》和《曲周县志》(续志)、任副主编。主要执笔撰稿人之一;另有部门志《曲周电力志》为特邀编辑,主要执笔撰稿人;《曲周卫生志》,特邀撰稿人;《曲周一中校史》副主编,主要撰稿人。同时还参加了《曲周县文史资料》(第一集)的编纂,并为省市文史资料的编纂提供了不少资料及作品。

除在文学史志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外,以下几个方面也可称道。

其一,杜云岚思维较为缜密深邃,写有论文30多篇,多在《河北文化》、《河北文化报》、《河北群众文化研究》发表或在晋冀鲁豫文化协作区、省市文化工作研讨会上发表,共中5件论文在省获一、二等奖和优秀奖,有3件作品收入《河北省群众文化论文集》,有4件作品收入《邯郸群众文化论文集》。

杜云岚在曲周博物馆

其二,杜云岚擅长歌词创作,所写《曲周之歌》,由省音协主席王玉西作曲,蒋大为演唱;所写《民兵之歌》由省音协继任主席刘泉洲作曲,北京军区歌唱家张振富演唱;另有十多首由市音协主席房保民谱曲,还为学校,幼儿园,单位写了不少歌曲,多由邯郸学院曲周分院作曲家李志清作曲供人演唱。

其三,由杜云岚撰稿的大型文献资料幻灯片《可爱的曲周》曾在机关和学校巡演,在地区获奖;《浩然正气忠烈千秋》在省获二等奖;电视专题片《千古碱滩变绿洲》为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和56个国家专家、学者演出。

其四,先后为计、环保、城建、普法、安监、工商、税务、卫生、防疫、电力、纪检等部门编创唱词、快板、坠书、表演唱等上百件供宣传所用。

其五,由杜云岚撰稿,张军导演,朱琛编舞作曲的非遗《曲周花车》,曾在省歌舞调演中获一等奖,省电视台播放,向全省75个县市推广,年中央电视台(国际部)进行录棚,编入五十集大型电视《民舞与民俗》节目中,年编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现为河北省非遗项目。

杜云岚和同仁李治山、李光清在曲周博物馆

杜云岚同志由于成绩显著,除受到文化部和省领导的接见外,原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韦野、邯郸市纪委书记魏吉平、邯郸市文联主席杨英芹等领导都曾为他的著作作序;邯郸市政协副主席申玉娥为之题辞,原县委书记岳振奎、县长刘学峰、白钢等进行过家访座谈,给予了首肯。其生平事迹载入由人民日报《大地》月刊编纂的大型典籍《中国当代改革者》全国发行;省政协编纂的《政协委员风采》、市政协编纂的《邯郸市东部八县政协委员风采》和河北省群文学会出版的《河北省群众文化名人录》等典籍均名列其中。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年至耄耋,不改初衷,鸿篇巨制万字的《杜云岚文集》年内有望出版。

征集令:

曲周博物馆







































白殿疯的专科医院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xs/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