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浦县竹屿盐场,是全国的八大盐场之一。年建场,盐田面积达6.7万亩,原盐常年产量达5万吨。
周围,没有高山大林,只有一望无边的平地和海上吹过来的暖暖微风。
风儿穿过秋日宁静的村道,给这个小小的村镇,带来式微的喧嚣。
陈露生老师是这里一所中学的历史老师,平时,对家乡的历史文化传承很有研究心得,他认为,一个地方的饮食,不仅仅代表这一方人们的文化,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认可态度。
今天,他要带光哥去拜访一位制作传统盐卤豆腐的陈师傅。
在村里的一座普通居民院子里,我们见到了陈师傅。
院子里面显得有点杂乱。
之后,才了解到,这里堆积的是用来烧锅的柴火。
以及制作盐卤豆腐之余,节约原材料而衍生出来的豆瓣酱。
质地上乘的豆瓣酱。
陈师傅介绍说,她们家制作出来的盐卤豆腐以及豆瓣酱豆腐乳,不仅仅满足村民和附近酒家的需求,远自厦门、广东,都有人慕名上门来购买。
陈师傅一边介绍,一边显得有点吃力地摆弄着身上的一条绷带,原来,昨晚,陈师傅为了备料,扭伤了手。
而就在我们即将拍摄的时候,邻居来了一位老太太,她是过来购买盐卤豆腐的,老太太头上的簪花,整齐美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爱生活的老人家。
于是,我们和阿婆一起,见证这个盐卤豆腐的制作过程。
陈师傅说,传统的制作方法,从不放石膏,而是用盐卤。
缸子的内壁,结满了盐花的挂霜,清晰可见。
凌晨4-5点起床,一天平均要煮三至四锅,而头锅至少要2-3小时,时间会较长。陈师傅数十年如一日,辛勤且快乐。
虽然食材简单,但是越简单的食材,越是考验它的做法和最终完成后的滋味。
瞧:这个盐卤的盐度达29度。
一天一袋,一袋斤的豆子。
中国古代的粮食,分为五谷:稻、黍、稷、麦、菽,而豆子还不入流,只能算是点心。但平心而论,豆子在温饱充饥方面,还是功不可没的。
步骤:
1将豆子浸泡。
2磨成粉末。
3放入大锅用柴火烧成。
4加过滤后放入缸中。
5加入盐卤进行点卤。
6放入隔板进行挤压成型。
陈师傅说,通常,豆花到豆腐的过程,需要近半个小时。
由于29度盐卤水的发酵作用,豆浆的表皮渐渐凝结,被埋植于豆腐当中的发酵过程,也是和谐生长的过程。
海边人无论是向大海捕获海鲜,还是在盐场晾晒精盐,他们都遵循一个法则,那就是“索取有道,和谐共存”。
而制作盐卤豆腐,同样遵循这个法则,豆腐富含蛋白质、胨类、多肽、氨基酸等,里面的蛋白质足以能与海洋中海鲜的蛋白质媲美,海边人同样深知这个道理。
他们的辛勤劳作,挥洒下了颗颗汗水,也记录了生命的经历和经验。
古书上记载,豆腐有“和德”之美,是顺其自然、融洽万物的典范。
从前,在竹屿盐场,会制作盐卤豆腐的人家有不少,如今,慢慢地只剩下陈师傅一家在坚持,因为这种纯属手工,费时费力,一则是盐卤豆腐制作过程繁杂辛苦,加之利润又低,慢慢地,大家不爱做了,二则,是如今饮食讲究健康,少油少盐,太咸的食品没有销路。而更重要的是:年轻人都跑出去外面打工,村里留不住年轻人。
眼看,这种传统技艺将会慢慢失传。
陈师傅说,时代在进步,能坚持到多久就多久呗。
无可奈何花落去,不过,随着盐场的发展,以及周附近的光伏电站的建立,还有六鳌海边旅游的兴旺,竹屿盐场的居民们,将跟随经济的发展,步入一个更加崭新的时代。
祝福在这里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村民们。
到漳浦六鳌海边游玩,如果要买盐卤豆腐,可以到距离约10公里的竹屿盐场,顺桥边,找陈师傅买盐卤豆腐,不过每天上午九点之前,豆腐即销售一空,欲购,趁早。
漳州华商贸易有限公司。销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xs/1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