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开行“龙海号”哈俄班列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9日,编组50个集装箱满载中国国产空调的“龙海号”哈俄班列,从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站驶出,预计14天后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哈铁”打造一条东出西联、南北贯通的跨境运输大通道。
今年初,为助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市龙运俄运通公司、中灏国际物流集团联合开展跨境班列运输服务。
通过“铁海联运”将来自广东等地的货品运至哈尔滨,再开行哈尔滨至莫斯科跨境运输班列,打造一条东出西联、南北贯通的跨境运输大通道。
哈尔滨市龙运俄运通公司以跨境贸易运输服务为主营业务,此前对俄贸易以零散运输为主,随着国内电器在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增大,运输服务效率亟待提高。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行哈尔滨至莫斯科“龙海号”哈俄班列,由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始发,经由满洲里口岸出境,直达莫斯科,运输时效缩短6至8天。
“龙海号”哈俄班列在未来几个月内实现常态化开行,今年预计发运列,届时哈尔滨将成为中国国内首个与以俄罗斯莫斯科为中心,具有稳定公共物流通道的省会城市。(来源:中国新闻网)
铁路春运收官:客流呈"V"形走势货运大幅增长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3月8日,为期40天的铁路春运结束,客货运量同比双增,发送旅客2.18亿人次,同比增加万人次,增长3.5%;发送货物5.17亿吨,同比增加万吨,增长18.1%。
国铁集团运输部负责人介绍,在客运方面,铁路春运客流呈现“V”形走势。春节前,受疫情和“就地过年”政策影响,铁路客流大幅下降。春节后,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稳定,人们出行意愿明显增强,铁路客流企稳回升。
数据显示,春运40天,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列、发送旅客万人次,共发送旅客2.18亿人次,同比增加万人次,增长3.5%,铁路局管内旅客发送同比增长13.4%。
该负责人介绍,在货运方面,铁路部门实施“以货补客”策略,迅速调整运输结构,加强能源等国计民生物资和节日生活物资运输,推进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稳步增长,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市场供应稳定,有效服务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
春运40天,全国铁路货物运输实现大幅增长,发送货物5.17亿吨,同比增加万吨,增长18.1%;发送煤炭3.08亿吨,同比增长22.9%。(来源:经济参考网)
距首次发车已十年中欧班列(重庆)累计开行突破列
“我使劲摇摆手中的信号旗,机车汽笛声响起。”2月28日,重庆沙坪坝区团结村车站站长张信讲述着全国首趟中欧班列在车站发车时的情景,“我们看着中欧班列从无到有,从试验班列零星去往欧洲,到如今中欧班列(重庆)累计开行突破列大关。”
据了解,中欧班列自年3月19日开始运行,首列中欧班列由重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当时称作“渝新欧”国际铁路。年6月8日,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品牌。中欧班列(重庆)时速公里,全程运行13天左右,昼夜“奔跑”在亚欧大陆10多公里的铁道上,从重庆直抵德国杜伊斯堡,将煤炭、钢材、汽车零配件等货物源源不断运往20多个国家地区,辐射50多个海外城市。
“中欧班列(重庆)陆续铺划了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内蒙古满洲里(黑龙江绥芬河)口岸三条出境大通道,相较于海运平均节省了20多天,去程班列数量与回程班列的占比已达到40%,基本实现‘去2回5’,重箱率、计划兑现率等质量指标也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车站市场营销部部长黄博介绍了中欧班列的时效优势。
“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发车.5吨防疫物资,到达国家有立陶宛、德国、波兰、爱沙尼亚、白俄罗斯,为全力保障国际铁路抗“疫”物资运输战略安全畅通做出了贡献。”团结村车站货装副站长张丁介绍道。
为提高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效率,车站党总支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总结出了“畅通中欧班列精细组织”、“团队营销工作法”等工作法,提炼出了“三倾”服务精神及“五字”服务方法,创建了“卢玲先锋岗”党内品牌,实现了连续8年零投诉,年、年、年相继荣获“全国铁路客货运输窗口客户满意单位”称号。
年以来,中欧班列(重庆)共计开行列,同比增加列,上升.3%。其中,年1月份至2月份,中欧班列(重庆)共计开行列,同比增加列,上升%。年3月19日始发以来,中欧班列(重庆)共计开行列。
年1月1日上午10点,重庆、成都两地同时发出年中欧班列(成渝)号第一趟列车,满载电子产品、机械零件的两列中欧班列一路向西驶往欧洲的德国杜伊斯堡和波兰罗兹。
重庆、成都两地采用“枢纽集散+干线直达+多式联运”模式,把我国内陆腹地与欧洲中心腹地紧密地串联起来,形成辐射欧亚、串联东盟、多向互联的国际流通体系。成渝两地合作共建中欧班列,有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更好发挥国际枢纽通道的规模效应,构建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据悉,中欧班列(重庆)的顺利开行,是重庆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的生动体现。中欧班列(重庆)为打造重庆铁路物流枢纽新格局,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国际在线重庆频道)
俄罗斯2月经珲春铁路口岸向中国出口煤炭31.9万吨
"俄铁伙伴"网站发布消息称,俄罗斯今年2月经卡梅绍瓦亚-珲春铁路口岸向中国出口的煤炭数量是去年同期的2倍,达到31.9万吨。
今年2月经马哈利诺-卡梅绍瓦亚-珲春铁路口岸的进出口和过境货物总计32.79万吨,是年2月的1.8倍。
珲春铁路口岸,即中俄珲-马铁路口岸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一级客、货铁路口岸,由吉林省东北亚铁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管理和运营。铁路自珲春国际换装站至俄罗斯马哈林诺铁路口岸,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哈桑支线相连接。
珲春铁路口岸与满洲里铁路口岸、绥芬河铁路口岸并称为中国直接与俄罗斯相连的三大铁路口岸。中俄珲马铁路口岸作为吉林省唯一一条对俄铁路运输通道,可通至俄罗斯扎鲁比诺港(中方已租用),是从中国东北进入日本海,驶往日本、韩国各港口最近、最便捷的陆海运输通道。
年,珲春铁路口岸实现运输常态化;年,该口岸通过各项考核验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量61万吨;年,该口岸通过第二批考核验收,获得国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资质,进境货物首次破万吨;年,该口岸进口实现了“四大突破”,首次进口杨木筷子、大批量进口面粉、煤炭进口突破百万吨、大批量进境板材,进境货物突破万吨;年,进出境货物量超过万吨,并且实现了双向、多品种进出口常态化,首次进境和首次出境货物品种超过10余种。
此外,俄远东铁路2月经边境铁路口岸运输货物93.4万吨,年初以来共运输约万吨,较年1至2月减少1.1%。2月经格罗捷科沃-绥芬河口岸的进出口货物为61.5万吨,同比减少17.4%。(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中欧班列引领湖南开放新格局“内陆”腹地驶向“开放”高地
3月9日,在湖南长沙,中欧班列(长沙)通道虹吸效应带来的落地项目中南陆港集装箱拼箱中心正在加速建设。该项目将为中欧班列(长沙)扩容夯实基础,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货物拼箱的国际物流需求。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年,中欧班列(长沙)出现逆势爆发式增长,共发运列,超过了至年的4年运营班列总量,运输货物货值20.6亿美元,同比增长98.6%,开行量稳居中国第五。年1月至2月,中欧班列(长沙)共开行82列。
内陆省会城市长沙,正瞄准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依托中欧班列谋求向外发展新空间。从长沙驶出的十余条中欧班列线路,逐渐打破湖南“不沿海”“不沿边”的地域掣肘,引领湖南构建开放新格局。
长沙是中国首批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之一。
“中欧班列(长沙)将湖南至欧洲的物流时间从传统水运的40天压缩到15天以内,时间为海运的三分之一,成本为空运的五分之一。”长沙市人民政府物流与口岸办公室主任杨莉介绍,疫情以来,中欧班列(长沙)帮助家大型制造企业订制了班列运输方案。
目前,长沙已开行俄罗斯、明斯克、马拉舍维奇、布达佩斯、中亚等去程班列,开行汉堡、布达佩斯、中亚、俄罗斯等回程班列,每周稳定开行9至12列,物流网络遍布12个国家27个城市,在东盟与欧亚之间架起经济快速大通道。
近年来,湖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持续升温。中联重科白俄罗斯基地已开园,吉利汽车在白俄罗斯销售火爆;位于芬兰的北欧湖南农业产业园已成湖南境外的省级特色产业园。
年,湖南实现外贸总额.5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贸易额.8亿元,同比增长19.7%。
中欧班列不仅成为湖南制造‘走出去’的首选通道,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货物也不断向长沙集结。
长沙最新发布的《长沙市打造内陆地区开放高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形成“通道+产业+网络+枢纽”的国际铁路港。(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ms/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