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海市 >> 龙海市美食 >> 正文 >> 正文

龙海ldquo三提升三创新rdqu

来源:龙海市 时间:2021-1-2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m.39.net/pf/bdfyy/
今年来,龙海围绕市委市政府“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建设工业新城”的部署要求,制定出台《龙海市“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建设工业新城”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以“三提升三创新”(即企业提升、园区提升、招商提升和创新运作机制、创新融资方式、创新管理机制)为抓手,着力破解产业层次不高、园区配套不完善、发展后劲不足等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超越。01

深耕工业、促强扶弱

着力解决产业层次不高问题

针对工业用地紧缺、产业“低散弱小”等现状,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企业。

图为中海油LNG1、2号储罐。

一是拓展产业空间。引导企业新建、改造升级4层以上厂房,鼓励企业提高容积率至2.0以上,涉及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本级地方留成部分三年内实行“即征即奖”。支持海山重工、卡尔顿等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取得低效用地、闲置厂房的所有权,并享受货梯、税收等奖补政策;然利食品通过盘活5家“僵尸企业”的闲置厂房,解决用地难题。目前,已启动首批示范项目9个,总投资22.45亿元;初步安排第二批项目36个,总投资27.01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9个、退城进园项目11个、盘活闲置用地项目6个。

二是延伸产业链条。把融入漳州中心城区发展作为“十四五”产业和城市发展的重点,甄选电子信息、5G新业态等前沿产业,策划对接引进一批产业龙头和产业配套项目。以金龙客车、中海油LNG、正新三期等企业为龙头,围绕汽车汽配、食品工业、冷能利用等重点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今年1-7月共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51.87亿元;在谈项目12个,总投资40.75亿元;总投资5亿元的国创电子是首批汽车汽配产业链的重点项目,主要研究和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计划5年内销售额突破10亿元、纳税1.5亿元以上。

三是扶持产业转型。鼓励老旧企业转型新兴产业、生产性或高科技服务业,实行5年过渡期政策。大力支持正新橡胶、绿新食品、新港能源等企业增资扩产,扶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在落实各级技改资金奖补政策的基础上,按1:0.5的比例,给予最高万元的配套奖励。今年来,全市已投入技改资金27亿元,涉及项目50个,已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

02

深远谋划、夯实平台

着力解决园区配套不全问题

坚持产城融合、组团式发展,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优园区规模档次,打造工业发展平台。

图为位于龙海市浮宫镇的南溪湾创业园。

一是绘制发展蓝图。坚持“工业向沿海集中,项目向园区集中”,结合“十四五”规划,修订完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初步策划“十四五”重点储备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涉及重大基础设施、园区平台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

二是改造提升园区。启动海澄工业区西小区、程溪工业集中区改造提升,加快推动南溪湾创业园、海澄食品产业园珠浦园区、东园工业区、白水工业集中区扩区提升,对纳入中心城区的榜山、石码实行约束性发展,加快推动“退城入园”。探索民建民营产业园模式,南溪湾创业园区三期总投资7.2亿元,建设厂房66栋21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底有7栋厂房结构封顶。璟沃产业园盘活17栋总面积6.6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对外招商,实现%租售。

三是完善基础配套。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提升行动,充分运用专项债券和市工业发展资金,全面提升各个产业集中区的“三通一平”、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集中供热等公用设施。今年来,已获批专项债项目6个,资金8.59亿元。总投资23.26亿元的南太武滨海新城“七路三河两景观”工程、总投资9.3亿元的南太武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六路两河三桥”工程今年可竣工投用;格林、卓岐安居工程加快推进,可提供人才住房多套;南太武学校、港尾卫生院等配套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着力让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办得好。

03

深化改革、创新举措

着力解决发展后劲不足问题

在运行机制、企业服务、融资保障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力。

图为龙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龙江办事处。

一是创新园区运行机制。创新完善“重点片区建设指挥部+龙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事处)+市属国有企业”三方共管的工业产业园区管理建设机制。成立龙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龙江办事处,统筹程溪、榜山、紫泥、海澄、东园等乡镇产业集中区的规划、招商、建设和运营等事宜;市属国投、城投集团分别负责“一江滨两新区”和“南太武南溪湾”重点区域内产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进一步理顺职责分工,提高工业园区的管理服务水平。

二是创新企业服务方式。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不见面审批服务,推出“全程网办”事项项、“一趟不用跑”事项项,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一趟不用跑”比例达85%,今年来,通过网上申报办件件。创新“企业+N秒办”模式,整合企业开办的业务资源,共享市监、税务、社保、公积金等部门信息,实现“N秒办结”。今年6月15日以来,已受理“企业+N秒办”开办企业60家。

三是创新融资保障机制。创新股权融资,市财政每年安排万元作为母基金,委托市属国有公司进行管理,参股市级产业子基金,进行市场化管理。开展政策性融资担保,针对园区企业改造升级的融资担保,给予最高15万元的利息补贴,至今年8月底已帮助45家企业融资1.03亿元。召开政银企专场对接会,今年来,已促成家企业达成贷款意向16.27亿元。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引导企业补办不动产权属登记,提高获贷能力,今年来,已帮助25家企业融资6.9亿元。

本文综合:漳州市委改革办、龙海市委改革办喜欢就请点亮“在看”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ms/6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