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省“十三五”规划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全文发布,作为全省未来五年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指出,未来5年全省将推进厦漳泉和福州大都市区内城市功能和资源共享,推动多个县、市(区)的行政区划调整,以此更好地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
“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加快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建设,推进城市功能和资源共享,建设引领全省城镇化发展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高地。做大做强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加快漳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和宁德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进一步优化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位,强化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时推动具备条件的市、县(区)开展区划调整。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推动沿海中小城市和城镇融入两大都市区整体发展。持续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加强与周边乡镇互动,实现连片融合发展。
新闻链接:
年民革漳州市委提案建议:龙海先撤市改区,再调整成4个区
“漳州市应增加龙海区”
民革漳州市委提案建议:龙海先撤市改区,再调整成4个区
问题:全市区域大市区小
民革漳州市委向大会提交了《适时实施城区行政区划拓展,推动漳州跨越式发展》的提案。提案分析说,漳州现有行政区划格局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弱,漳州市中心城区仅有芗城、龙文两区,面积仅50平方公里,人口60.3万,经济总量和空间规模过小,综合实力偏弱,辐射能力不强,不足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漳州存在市域行政范围大,市区行政范围小的特点,城镇之间缺乏紧密的联动和协调,不利于市域范围内城镇、产业、交通、环境保护、岸线资源等统筹协调发展,“开发区的区域管理与自身体系管理不一致,九龙江两岸区县和沿海市县发展愿望强烈,南凌、金峰、武安、丰山、蓝田、角美等工业园区全面扩张,古雷开发区、漳州开发区、南太武滨海工业集中区的开发明显加快,但由于区划的原因存在招商引资竞争无序、产业空间调控失衡、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专业化集聚能力不强等问题。”
建议:
第一步:撤龙海市全市域改区
第一步为,漳州将龙海市撤市变区纳入中心城市范畴,打造漳州新港城,拓展城市规划区范围。近期(到年),芗城及龙文两个区保持不变,在龙海区内设置桥南经济开发区、角美综合经济开发区(台商投资区)和南太武滨海经济开发区三个经济区,并成立相应的管委会。
提案称撤市改区的好处有:“全市域改区,容易推进;加强与漳州中心城区的联系,打通中心城区的出海口,由跨江向滨海跨越;有利于推进桥南片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壮大中心城区经济实力,提升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化水平,为顺利进行下一步行政区划调整奠定基础。”
第二步:龙海调整成4个区
第二步,主城区跨越九龙江西溪向南发展后,逐渐聚集一定规模的人口和城市功能,几个经济开发区也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城市功能,可从龙海区析出。调整为:芗城区、龙文区、桥南区、角美区、海澄区、南太武滨海新区。同时,把漳浦县的马坪、佛昙、前亭、赤湖、深土、六鳌、湖西等乡镇,以及漳浦盐场和白竹湖农场并入南太武滨海经济开发区,组成南太武滨海新区。最终形成沿江六区的格局。
新闻链接:招商局漳州开发区酝酿扩区
福建新闻网漳州3月4日电(余丹)素有中国“第二蛇口”之称的招商局漳州开发区正积极酝酿扩区。
漳州开发区与台湾金门隔水相望,是对台三通前沿。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个昔日的小渔村已成为福建厦门湾内的重要一极。
目前漳州开发区存在产业用地不足、发展空间狭小、区域规模偏小等问题。对此,招商局集团董事、漳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胡政在4日召开的工作会议上称,漳州开发区目前正推进向周边扩区,力争实现平方公里以上的规模。
数据显示,年,漳州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全年对台“大三通”船舶往来航次,对台货运吞吐量达万吨;全年引资合同2.2亿美元。
从年开始漳州开发区启动“新十年战略”,“转型升级”成为关键词。胡政表示,随着中央支持福建发展的力度加大,厦(门)漳(州)同城化的加快实施,开发区正迎来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扩区成功将极大地发挥开发区作为漳州市滨海桥头堡的重要地位,使转型升级获得适当地发展空间。
据悉,扩区计划已获得福建省、漳州市政府等方面的认同和支持。
胡政说,接下来漳州开发区将主动融入福建自贸区建设,努力承接自贸区的辐射效应;继续推动创建“金融实践区”、申报加入自贸区等工作。
据悉,由国务院批准的首例经营性用海项目、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离岸式人工岛项目——双鱼岛已完成造岛工程,并全面启动市政工程建设。
▍内容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需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ms/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