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海市 >> 龙海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龙海埭美村一群厝的发现一个村的新生福州

来源:龙海市 时间:2023-1-18

埭美村古厝完整保存了闽南建筑的精巧构思。郭高杰摄

编者按:

埭美村是龙海市东园镇一个水上古村落。间古厝,完整保存了闽南建筑的精巧构思。在经历了沉寂的岁月后,随着一群海外摄影爱好者的到访,古村从沉睡中焕发出生机。在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下,埭美村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闽南乡土文化旅游地,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究“埭美文化”。

照片让古村重焕生机

“一组照片,可以改变一个村庄。”这话谁信?陈友铭。

陈友铭是龙海双龙歌仔戏团团长。十年前,他的一次偶然的举动,为家乡带来了新生。

“当时,我在马来西亚演出。演出间隙,我邀请当地的一个摄影师团队到漳州做客。后来,他们真来了,一进村,行李还没拿进屋,他们就扛着‘长枪短炮’‘咔咔咔’一阵狂拍,直到晚上7点,才陆续回屋吃饭。”陈友铭回忆说。

彼时的埭美村,隐藏在山间田野,毫不起眼,带队的摄影师符士光却大加赞叹:“多年前就能规划出这么工整的红砖建筑群,了不得!”符士光这一说法,陈友铭当时却不以为然:“类似的老房子,农村多得是,有什么好惊叹的?”

符士光娓娓道来,诚恳而专注:“这多座明清建筑,是典型的‘闽系红砖建筑’,坐南朝北、大小一致、风格相同,每一座都是硬山式曲线燕尾脊,有着精细的木质构建和功能齐备的院落布置。红瓦、木雕、砖雕、泥塑、梁拱窗花,这都是闽南文化的活态博物馆,一定要保护起来。”

回到马来西亚,符士光把一组“靓照”发到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外媒体纷纷将目光聚集到这个村庄。随后几年间,符士光带着境外摄影团队数次来到埭美,并在古民居里举办摄影展。

“埭美的特点在于,自然环境与人文完整保存,既是历史的遗存,也是文化传承的见证。”东园镇党委书记魏毅坤表示,虽然财政并不宽裕,但当地政府对推动闽南古村落的保护却是不遗余力。在历任市领导的接力助推下,龙海市已累计投入多万元,聘请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编制《龙海市东园镇埭美村保护规划》,完善古村的综合环境、基础设施等,对上百座古民居进行了房屋修缮。

在保护建设中,当地遵循“不砍树、不造景、不搞假生态”的原则,充分尊重原有闽南乡村的生活空间和文化形态。

如今,埭美村已先后获得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我们希望能够尽己所能,善待自然田园风光,坚守一方净土,保留闽南文化民俗。”魏毅坤说。

文人墨客进村涵育乡风

浓厚的闽南乡土风情,吸引来众多游客。有的外来客,甚至长期留下来,再也不离开。王萍,厦门一国企高管,退休后,她和丈夫搬到了埭美。

“3年前,我第一眼看到埭美,就挺震撼的。”王萍笑着讲述自己跟埭美的缘分,“这宏伟的建筑群能够完整保存,正是因为村民的爱、保护和克制。我们搬到这里,也是因为当地把民俗文化保护得很好,生活基础设施也很完善。”

“村里还保留着抢新娘、社火、游神等十几个活态民俗节。谁家有红白喜事,全村人都要参与,许多温暖细节都展现了这个村的凝聚力。”王萍说,她用所学的设计专业帮村里复原了前祠堂,并开了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haishizx.com/lhsls/8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